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圣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圣墩

中文名称;大圣墩

地理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印江县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睡美人

海拔;1337米

又名;睡美人

大圣墩,位于印江城西北面十里许,海拔1337米,宽75平方公里。

序言介绍

《大圣礅风光简介》

作者:张羽辉

根据《贵州通志》载:"古人说:'邛山峭劲,邛水秀折',大圣礅方迈峭立,高入云霄,是印江山川最显者,远望如印,印江亦称思印,明初改为印江。"又据《贵州通志》称:"大圣登山,昔人建铁瓦寺于上,后废。每冬雪深数尺,入夏始解,不异峨眉。"

大圣礅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是印江山川之又一显著特点,大圣礅形体,远望像"睡美人"(古为仰卧观音),近望如屏,故又名"玉屏山",山高海拔1387.6米,距城6公里,山之东、南、西三面,皆陡壁峭立,惟东北角与鸡冠山毗连。游 人自西麓取径而上,至其半,经"扩景亭"遗址,再入卡门(西关)旋折而升,豁然开朗,到达山顶,其形如盘,面积0.75平方公里,原铁瓦寺、太阳庙宋建久圯。靠北面岩缘有池,可供数百人饮。山上景点多,有凌空横亘,下临千仞的天仙桥,有夕照留晖,青山满目的"望风亭";有"举杯欲邀明月共,披襟长啸彩云端"的"揽月亭";有"圣礅联接九重天,眺望群山隔云烟"的"鸳鸯亭";有"放眼开宏阔,须造最高峰"的"观音阁";有"灵山秀水养苍生,滴滴甘泉出净瓶"的杨枝水,还有形象各具的石林、"穿天洞"、"仙人石"、"蘑菇石"、"翻天印"、滴水泉、孔雀嘴、"火炮台",山上入冬积雪,初夏始消,故"圣礅积雪"为印江八景之一。山下有刘家洞、米神洞、叶鱼洞(风神洞),洞中有擎天柱,两条形态别真的石"金龙",还有石桌、石凳、石杯、石碗、石瓢、石盆,洞景文化十分丰富

大圣礅峰松杉苍翠,整个山巅被一种特异的山竹"观音铁扫"所覆盖;每逢春夏漫山盛开着映山红花,遍地生长着黄莲、三七、川芎、桔梗、防风、黄精、山药、泡参、天冬、十大功劳……等四十余种名贵中草药植物;动物资源主要有珍奇的红腹锦鸡、野兔、羚羊、獐子等。"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成之果;烟霞常照松竹,祥瑞白蒸奇葩"大圣礅实为天然的植物园和珍禽异兽的乐园。

大圣礅四周水资源非常丰富,沿山环绕17公里范围内竟有大小泉水一百多口,出水量常年平均达1.5立方/秒,百泉中出水量较大、水质极好的有岩底下吴家泉、大竹村三角缺泉、竹林湾泉、塘边井泉、幸福村的大树子泉水、出水脑壳清泉、隐龙坡泉水、麻柳龙王井泉水。古人对梵净山曾有评说:"上之穹窿接天,而三十三天不为玄渺:下之厚重任地,而九十九凉不为幽蟉。"经躬行实考,大圣礅真有一百泉,九十九之说:唯一泉不计,实乃天赐奇观。

大圣礅作为游览胜地,历史悠久,唐武德至贞观年间,唐黔州刺史田维康南征,沿乌江、思邛水(今印江河)而上,随年人员定居大圣礅山下成为当地土人,以后名此山为"大圣登(礅)",在峰顶建寺庙。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建思邛县(今印江县前称),县治设大圣礅下。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由思邛长官司长官杨自谨复修大圣礅古刹,建有铁瓦殿宇二座,诗人墨客纷纷登临,题诗咏赞。

翘首看凝素,寒光湿翠微。

迸泉流且冻,枯树瘦能肥。

日落仍留照,僧归尚带晖。

谁来题郢曲,天半笔花飞。

署楼霜对北山腰,冰玉光寒映带遥。

消却人间无限热,独存坚白傲阳骄。

由于大圣礅山势险峻,清咸丰五年(1855年)(土家族)、吴灿奎(苗族)率领的红号军,咸丰八年(1858年)吴占奎(苗族)、王茂兰(土家族)率领的红号军,屡败清军。民国21年(1933年)在冉家坡冉化龙(少波)的亲自领导和组织下,以麻柳阁老寨李同恩为神坛主,在太和寺设坛,操练"神兵"一百多人,配合红军主力进行革命活动。

大圣礅,在1987年出版的《贵州名胜志》中被列为省级名山。

太和寺

张羽辉

太和寺距印江城约8公里,位居大石礅脚下,在峨岭镇幸福村尹家村民组,自古为佛教道场。其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印江城附近最大的一座寺庙,故又称太和宫。

据李敦礼先生《天下名山半属僧,开山建刹始朱明》一文载:"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至明代万历以前在梵净山金顶不远的地方,仅印江县境内建立的寺庙就有洞德寺、太和寺、大洞寺、回龙寺、觉华寺、承恩寺、钟灵寺等十几座",从古诗中得知,明朝佥事罗沂亲临大圣礅,留有"直攀云雾折山腰"的诗句,而明朝副使谢国梗更写下"僧归尚带晖"的史实。

相传太和寺始建于1441年,再建于明嘉靖七年(1525年)由印江城内杨芳倡导并得到省巡府资助,改杨胜福民宅所建,传说当时所居正殿处民宅的杨胜福没有子嗣,所有田宅50余亩遗归庙宇。还说杨胜福的远祖是元至正年间属陈友亮(义军首领)部一名将士,流散隐居于此。其墓地藏在太和寺山门右侧,碑文于1957年被修山塘时所毁,当地人记得其碑联云:"他年殁将归灵位,异日云开锁墓堂"。当然这些传说出自民间口传,至今尚缺实物佐证。但有一点就是到解放前夕,太和寺的柏树已有三人合围,足以说明太和寺始建于明万历年以前,时间与实物相吻合。

关于太和寺的修建过程,原山门处一进殿有两块高八尺的殿碑,碑文有详细叙述。由于解放后祠堂庙宇都收归农会,由地方管理,部分房屋当时已分给群众居住,不再从事佛教活动。于1957年全部拆掉,笔者曾访问过当时处理该庙财产的熊永安、严绍华、张新帮以及群众张云之、徐启文、张泽宣等人。他们根据当时碑文的叙述口传:太和寺建于明嘉靖七年(1525年),改杨胜福民宅所建,庙宇是起初规模只有三间,两边厢房4间。大量的修建是从清顺治元年即1644年,这时由"四公会"(庙会)主持寺庙修建,"四公会"具体是李庚先、周大亨、谭兵山、张居美等四人主持,集资募化逐步修建,其中有几间还是德江县复兴场的信众出资修的。到清光绪11年(1886年)才完工,前后经历了361年,仅从"四公会"大量修建寺庙时算起到完工时已是261年。为纪念"四公会",后来的"庙会"和尚把他们奉为创始人,供牌位祭奠

其庙宇的规模和布局是:三院、四殿、两侧厢房16间。整个寺庙呈宫殿层迭式建构,四周有院墙封闭,院墙外靠左侧还有水碾、厨房、厕所共6间,其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太和寺四层殿堂,飞檐翘角,气势宏伟。寺外古柏参天,宫内禅房净土,随时香烟撩绕;两侧殿柱,木刻对联,龙凤图腾;各殿门窗,方格镂花,雕技精湛;四周壁画,彩绘雅致,花鸟虫鱼,形态逼真。诸般神像若思神气,观音禅坐,为佛的殿堂。

面对太和寺,正中上方"太和寺"三个大字为青石花边镌刻,笔力丰润,十分耀眼。山门从两侧两进,一进殿右边为稀口龙神,左边为烂脚菩萨,两边各竖一块8尺多高的的大碑,上刻建寺序文,历代高僧,工匠姓名,建筑过程,碑立于清光绪十一年。顺中间通道进入一进院,大院两边为卯厅,卯厅内雕梁画栋,工艺精巧。然后顺石板通道上石级台阶,进入二进殿。二进殿中间仍为通道,右边置直径约2米大鼓一面,高约6尺,大鼓前面塑有马元帅神像,左边吊置大钟,直径约2.5米,钟的前面塑有关云长神像,两神像大有"镇国护江山"的雄姿,更显"百万雄兵在握"的气势。再依石级而上步入二进院,二进院内较前院宽敞,院中为石板镶嵌,中央置铁铸三脚鼎(化钱炉),高约一丈。两则厢楼为楼上楼下6间,两侧共12间,分别为和尚卧室、客厅、住宿,左边靠前边为和尚厨房。顺次进入三进殿为大佛殿,大佛殿佛龛上,各自一神台,供十八罗汉排坐,殿堂中置一送经台,台上设经桌一张,上置香炉、木鱼、大罄等,为早晚礼佛之用。然后继续顺观音佛像背后两侧耳门向内转再顺石级而上进入三进院,院内两边为花台,两侧为空房,各设二张柏木长坐榻,坐榻为象腿花雕,色色素净。两边各摆两张方桌,桌上放置茶儿,窗明几净,落落大方。大院内打扫得干干净净,毫无尘垢。那花台内花卉百种,十分繁茂,四时不谢,八节长春。但见:梅标清骨,兰挺幽芳。更有那: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国色天香。还有那:金莲、芍药、石榴、玫瑰、杜鹃、海棠、芙蓉、凤仙、金菊、百合、鸡冠花、美人蓼、仙人掌、紫荆花……不可枚举。真是烂如锦屏,如醉仙境。最后进入四进殿,正中为玉皇大帝像,右为粮仓,左为"四公会"牌位,依次是千手观音。殿下在民国时期又作学生教室,早年为"四公会",庙会组织"聚会"的地方

太和寺的和尚包括"四公会"共有16人,他们依次是:马狗六、包山老、吴石匠(拉木林)、"四公会"、向贵、冉素梅、李芳、严小、吴二、田三、杨素清、任保安、吴金吉等人,他们都对修建太和寺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一至三届高僧和"四公会"他们功不可没。[1]

自明代以来,太和寺的香火一直兴盛,到了解放前夕,来太和寺求神拜佛的朝山文化活动到了鼎盛时期,据《贵州通志》载:"大圣登(礅)山,端正耸拔……不异峨眉",早为名山。因此来朝大圣礅名山和太和寺的人,有来至周边各县的,有临近川、鄂、湘、桂、滇各省的,有遍及全国的,有远至东南亚各国一些佛教信徒,远近宾客。每年七月初一至初十开山,更是人山人海,络绎不绝。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大圣礅有峨眉之秀,圣礅酷似一巨大睡佛观音,太和寺禅坐巨大观音佛像,甚至连山顶也建有一观音阁,难怪古诗就有:"观音禅坐太和官、阁老横游是隐龙"的佳句。二是太和寺距城较近,地理位置独特,三是来朝太和寺的人主要是来朝拜观音菩萨。据民间传说,观音菩萨十分显灵,朝圣者不外乎求官、求财、求子、求福,结果都能如愿,有些人为了却心愿去了又来。其实菩萨显灵,是缘佛在你心中,你只要正直心好,心存天下,为国为民,多作善事,受百姓拥戴,自然求官得官,求财得财。按现代佛教文化内涵的解释,你只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人为善,身心健康,你若求子求福,佛都会给你一个圆满的答案,有你的求佛,才有菩萨的灵气。

太和寺是一个值得仰慕的地方,历史上1855年至1858年,田宗达(土家族)、吴烂奎(苗族)率领的红号军,曾先后以大圣礅为根据地,住扎过太和寺,反抗官府,扼险坚持战斗,屡败清军。1934年正月28日,红军的前身、神兵攻打印江旧势力,来寺庙参拜、敬香、结集。后来红军活动也曾保护过进步的"神坛"、"庙会",以李同恩为首的神坛主在太和寺也曾操练过神兵,临近阁老寨、麻柳坝的许多群众都纷纷参加过神兵。早期进步的庙会组织"太和团"同属印江北一区与红军命运息息相关,黔东苏区红色根据地的火种也曾播撒在太和寺一带。独立团团长张钧望等31人,为革命筹积粮饷,成了红色的史证。而太和寺佛缘,其庙会组织各个时期都支持进步势力,支持革命,让老百姓能撑直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太和寺历经几个朝代的兴建,集中了历代人民的文化艺术和智慧,毁掉了它,实在令人心疼。不过历史文物古迹都是遵循着建立、损毁、重修、再损毁、再建这一规律,好在1984年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感召下,尹家组村民尹全亨与印江城内一些信众发起和募化一座3间简陋的"太和寺"又重新崛起,据说很显灵气,香火日渐兴旺,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回忆!让我以诗人尹大模的一首诗作为对太和寺历史文物的见证和心灵的记载:

森森古柏太和宫,净土禅房三界通;

大圣礅麓诵南无,晨钟暮鼓制毒龙。

相关视频

大圣墩风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