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晓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晓邦
出生 1906年12月18日
江苏太仓
逝世 1995年7月8日
国籍 中国
职业 舞蹈艺术家、舞蹈理论家、教育家
知名作品 《傀儡》《送葬》《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思凡》

吴晓邦

吴晓邦(1906年12月18日—1995年7月8日),出生于江苏太仓,卒于北京,中国舞蹈家,代表作有《丑表功》、《思凡》、《饥火》、《罂粟花》和《虎爷》等。是20世纪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者,播火人。

吴晓邦以舞言志,以舞警世,为人生而舞,矢志不渝,坚持舞蹈教育、创作、理论三位一体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舞蹈后继。一生创作了《饥火》、《思凡》、《丑表功》、《平沙落雁》、《迎春》、《秋怨》、《虎爷》、《宝塔牌楼》等18个脍炙人口的新舞蹈节目。著有《新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新论》、《谈艺录》、《舞蹈续集》、《舞蹈学研究》等专著。这些著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理论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1906年12月18日,吴晓邦出生在江苏省太仓县沙溪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实在太穷,在他10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忍着分别的痛苦把他过继给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当养子。

这大户人家姓吴,富甲一方。江浙一带富裕人家的民居建筑,流行“跑马楼”——四周一圈都可通行的、带有天井的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二层楼宇。沙溪镇的吴家跑马楼有七进之深,私宅北侧还有湖光粼粼的私人花园,湖水中的巨石从太湖运来,气宇轩昂地衬托着吴家非凡的地位。今天沙溪镇的人民百货商场,曾经就是吴家的南北杂货店,连锁的买卖占了整整一条主要街区。

吴家富有,却膝下少子。家里老太爷一心一意地想把养子培养成家产的管理人,为此还特意给养子取名为吴锦荣,学名吴祖培,字启明。

經歷

吴晓邦, 汉族,舞蹈艺术家,中国新舞蹈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实践者,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第一任团长。   

  • 1929年,三次赴日本学习音乐和舞蹈。后受到现代舞大师邓肯和日本美学家邦正美的深刻影响,立志开创中国新舞蹈道路。
  • 1931年,在上海创办吴晓邦舞蹈学校、晓邦舞蹈研究所,举行第一次舞蹈作品发表会。
  • 1937年后,参加抗日救亡演剧队,用聂耳谱的曲创作了同名舞蹈《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舞》《游击队员之歌》等一批抗日舞蹈节目。
  • 1945年,抵达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吴晓邦当选全国舞协副主席,兼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等职。
  • 1957年,在周恩来的直接支持下,创办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以五十之龄重登舞台,为观众奉献了《饥火》《思凡》等一系列新作品。
  • 1977年,任中国舞协主席、全国文联常委、《舞蹈艺术》杂志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主编等。    

吴晓邦是第二、三、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青年艺术剧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运班主任、中央民族学院文工团团长、北京舞蹈学校筹委会主任、天马舞蹈艺术工作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等。创作了《平沙落雁》《梅花操》《近春》《秋怨》《虎爷》《宝塔与牌楼》《菊志》等十八个脍炙人口的新舞蹈节目。著有《新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新论》《谈艺录》《舞蹈续集》《舞蹈学研究》等专著[1]

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先驱者诞生于江苏太仓,颇有些传奇色彩。太仓是当时江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从明清时代起这里就是官府的粮食基地,号称“第一粮仓”,“太仓”即由此得名。这里水陆货运都十分发达,人们的思想也非常活跃。在太仓,有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道观,每逢年节或有重大事情发生,那里都要举行盛大的道教仪式表演。吴祖培一听见道观里传来的鼓乐之声,就会急急忙忙地跑去观看。道观里的老道长是一个非常好的鼓手,听他击鼓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其他的道长们还会唱出好听的歌,并能边唱边跳。绣着八卦图案、丹顶仙鹤、青松翠柏图样的服饰,同样深深地吸引着吴祖培。玄妙观里丰富的道教仪式,以及在临近的上海这个“东方不夜城”里所见到的一切,不知不觉地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一颗颗艺术的种子。20世纪20年代中国动荡的社会生活,更是给了吴祖培最初的人文教育和革命启迪。1925年的“五卅”运动里有他的呐喊,北伐军在武汉开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里有他的身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亭子间里有他苦闷的徘徊。从五四运动到北伐战争,社会变革让吴祖培深受震动,激愤之论令他深思,先驱之血令他痛苦万分[2]

奋勇:为人民而舞的历史旗帜

究竟是吴晓邦历史性地选择了舞蹈艺术作为终身事业,还是历史选择了吴晓邦作为自己的舞蹈代言人?

1937年,“七七事变”让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的历史阶段。在这历史关头,出现了一个在中国20世纪舞蹈史上足以用“伟大”二字来赞美的舞蹈作品——吴晓邦的《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和旋律都脍炙人口。这首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因为聂耳的爱国激情和音乐才华而传遍了祖国大地,歌声燃起了人们的抗日燎原烈火,也点燃了吴晓邦舞蹈创作的激情之火。1937年9月,吴晓邦随上海抗敌演剧四队到达江苏无锡。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和中国百姓的爱国激情让他夜不能寐。

參考資料

  1. 中央民族歌舞团. 吴晓邦. [2024-03-12]. 
  2. 中國舞蹈家協會. 他们是共和国艺术学科奠基人 吴晓邦. 2019-10-13 [2024-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