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黄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台湾黄菫,(学名:Corydalis tashiroi Makino),属于紫菫科(Fumariaceae)紫菫属(Corydalis),别名:台湾延胡索、台东延胡索、台东延索、延胡索、北越紫菫、紫菫层、高山黄菫。原产于台湾、中国、日本、越南,分布于台湾全岛中低海拔林内常见种。苗栗、台中、南投、嘉义、花莲,平地、山坡。[1]
特性
二年生草本,高 20~60 公分,多分枝,枝呈斜上升状,紫绿色。叶二回羽状复叶,羽片卵形至倒卵形,缺刻缘;叶柄紫红色。总状花序,花黄色,长 1.2~1.8 公分;苞片卵形至披针形,有时缺刻;花瓣外轮者较大,基部有距;雄蕊 6,成 2 丛;花柱宿存,柱头扁平,边缘绒毛状。蒴果线形,长约 4~5 公分,平直,尾端尖突;种子多数。“黄菫”与“台湾黄菫”相似,果实都呈线形,“黄菫”种子间有明显隘缩,略呈串珠状,“台湾黄菫”果实平直,“台湾黄菫”的花淡黄色,“黄菫”的花黄色。
用途
- 药用:性味:全草:辛、微苦、凉。
- 效用:全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外型特征
- 茎:草本,高 20~60 公分,不具块茎,茎散生多分枝,枝呈斜上升状,紫绿色,茎枝表面被短柔毛。
- 叶:叶二回羽状复叶,具叶柄,叶柄紫红色,柄长 7~15 公分,基部膨大;叶片长 10~20 公分,宽 10~15 公分,阔卵形;小叶片羽状裂,小裂片倒卵形至卵形,叶基钝形或楔形,有缺刻。
- 花:总状花序,与叶对生,长约 12 公分,具苞片;苞片卵形至披针形,有时缺刻;花淡黄色,长 1.2~1.8 公分;花瓣外轮者较大,基部有距;雄蕊 6,成 2 丛;花柱宿存,柱头扁平,边缘绒毛状。花期 1~5 月。
- 果实: 果实为蒴果,长约 4~5 公分,宽约 0.3~0.4 公分,线形,平直,尾端尖突;种子多数,黑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