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古今醫鑒》,綜合性中醫臨床著作。龔信纂輯,龔廷賢續編,王肯堂訂補。16卷,約36萬字。原撰年不詳,續編於萬曆十七年 (1589)。現存明萬曆間刻本,明萬曆二年 (1656)曾有日本刻本。1958年商務印書館排印本等。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系擷取歷代醫家於臨床各科的證治精粹,附以個人見解,歷時20年編成。其搜輯範圍,上自 《內經》、《難經》,下迄金元四大醫家和明代戴思恭等所撰醫著。同時收錄有較多明太醫院和民間秘方。書中記述了龔信父子對臨床各科病證的治療經驗。全書16卷,可分為基礎理論和各科證治2大部分。基礎理論包括脈訣、病機、藥性、運氣4篇。論述脈診,主張診脈應明辨三部九候、十二經絡、五臟六腑與脈象的關係,五臟配合五行四時五音及五行生剋之理。並逐一講述諸脈脈象與主病,以及相類脈象的鑑別、諸脈宜忌等。病機篇載雜病賦、病機賦、病機抄略三種,以歌賦形式概述辨證要領,認為表里、虛實、寒熱、邪正是諸證綱領、治療 「最要變通,不宜固執」。藥性篇強調對症下藥的重要性,所編藥性賦,以韻文扼要記述常用藥品的功能主治,便於記誦。運氣篇系簡述五運主病與六氣主病。各科證治為本書主要內容。內科有傷寒、溫疫、中暑、傷食、郁證、痰飲、咳嗽、哮吼、瘧疾、痢疾、諸氣、水腫、積聚、虛勞、眩暈、癲狂等病證,婦產科有經閉、崩漏、帶下、乳病等,外科有癰疽、瘰癧、疔瘡、折傷、湯傷等,兒科有驚風、諸疳、諸熱、臍風、痘疹、麻疹等。每一病證都按脈、證、治、方四項,分別說明病原、病象、診斷、治療和處方。
總之,本書精選古今醫家之說,結合己見深入闡發,是內容豐富、切合實用的醫著。
作者簡介
龔信,字瑞芝,明代江西金溪人,精醫學,曾任職太醫院。子龔廷賢,字子才,號雲林、悟真子,繼承家學,以醫術聞名,被譽為 「醫林狀元」,撰有 《壽世保元》 10卷、《萬病回春》8卷等,均有廣泛影響。王肯堂,字宇泰,號損庵,明代江蘇金壇人,以編輯整理醫籍著名,編有 《證治準繩》 40卷。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1]、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古今醫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
- ↑ 文學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