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压缩饼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压缩饼干用膨化粉制成。压缩饼干具有香酥脆、不吸水变软的特点。由于膨化时经高温高压灭菌清毒,适宜长期保管和运输。用塑料袋包装既卫生又方便,很适于军需用。[1]

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

膨化粉5公斤、白糖1公斤、花生油1公斤、食盐50克、芝麻250克、水530克

具体步骤

配料前先测试膨化粉的含水量,以便掌握水量,然后进行调粉。先加油,调匀后,再加水,搅拌均匀。调粉时温度不能太低,否则易结块。粉温最好在145~145℃为宜。粉调好后进行压模,模的规格为4×8厘米,高7.5厘米,压力90公斤/厘米2,每块重62.5克,每两块装一包,标准重125克。成品含水量不超过6%。其它操作方法与一般生产饼干方法相同。

注意事项:膨化粉颗粒不能太细,如果太细,温度太低,调粉时易于结块。各种粮食膨化粉的体积不同,压制时压力也应不同。其压力大小应该是使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不变。用油的品种也应有所选择,以便更好地贮存。

耐饿原因

虽然同样是面粉制作的饼干 但是因为质地比较紧密 使用膨化剂使其含水量降低 而且不易吸水 使饼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补充体力的成分)在相同的体积下含量更多 所以使其更加耐饿。

历史

饼干(Biscuit)的最简单产品形态是单纯的用面粉和水混合的形态,在BC4000年左右古代埃及的古坟中被发现。现代饼干产业是由19世纪时因发达的航海技术进出于世界各国的英国开始的,在长期的航海中,面包因含有较高的水份(35%-40%)不适合作为储备粮食,所以发明了一种含水份量很低的面包--饼干。

那是在一百五十多年以前,有一艘英国帆船在航行到法国附近的比斯开湾时,忽然天空狂风大作,帆船因此迷航搁浅,且又被礁石撞了个窟窿,顿时海水灌进了帆船。这座岛上没有什么东西可拿来充饥,而船员们饥饿难忍。这时,一个船员想到,帆船里有面粉、砂糖、奶油。于是船员们又划着小舢板来到帆船上,把被海水浸湿的面粉、砂糖、奶油等运到小岛上去。然后,他们就用面粉拌着砂糖、奶油,捏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放到火上烤熟了吃。不几天船员们遇救回国,为了纪念这次遇难,他们用同样方法烤了许多小饼分给周围的人们,大家十分喜欢吃。就这样以"比斯开"这个名称命名的小饼就流传开了

视频

压缩饼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