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部生活,幾幅剪影(徐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厂部生活,幾幅剪影》是中國當代作家徐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厂部生活,幾幅剪影
一、春晚慰問
1995年春節像往年春節一樣熱鬧。「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合肥的大街小巷無不飄蕩着「屠蘇酒」香。幾乎每家人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但是,警察、軍人、消防員等行業的人都不能坐在電視機前,同樣,全國各大報社印刷廠的工人也不能坐在電視機前,安徽日報社印刷廠也概莫能外。工人沒休息,廠長自然不能休息。他親自來到車間慰問戰鬥在一線的工人。
徐光學在副廠長張良友的陪同下來到製版車間。一份報紙從定稿到製版,再到印刷要幾個小時。一進車間,徐光學就發見大夥正幹得熱火朝天。他見工人們正在一絲不苟地幹活,很受感動,便走到工人師傅身邊,拍拍他們肩膀。工人們見廠長沒回家,還和工人們在一起,都感到被關懷的溫暖,儘管外面寒風呼嘯,寒氣逼人。就在這時,徐光學接到通知,省委省政府領導馬上要來報社。徐光學很高興,作為廠長沒有忘記工人,身為省委領導同樣也沒有忘記下屬。他也感到被關懷的溫暖。他知道,大年夜,省委領導來到報社印刷廠,是對全廠幹部職工的關懷。他立刻拔通一個朋友的電話,請他來記錄這難得的時光。
徐光學的這位朋友就是張文喜先生。張先生是作家、詩人、記者,是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張文喜還是徐光學的文友,徐光學從1984年在長豐縣人武部任職時開始認識張文喜,成為朋友,一直到現在。張先生1.73米的個子,瘦瘦的身材,長圓型瓜子臉,臉白白的,眼大大的。他多年來一直擔任某報副刊編輯、某雜誌主編、某報紙版面主編。他不僅多才而且還樂意助人,只要朋友需要,打個電話,他總會無償幫助。這次,省委省政府領導來得突然,徐光學沒來及做什麼準備,只好打電話給張文喜先生,讓他一同對此事進行採訪報道。
省委省政府領導回良玉、王太華、方兆祥等到安徽日報社來,主要是慰問值夜班的全體幹部職工。他們準備到印刷廠三大車間走走。徐光學接到通知後立即返回辦公室,不多一會兒,省委省政府領導就由報社領導陪同來到印刷廠門前。
廠長徐光學、副廠長李衛東等出來迎接,將領導迎入會議室。在會議室,徐光學向省委省政府領導做簡短匯報,匯報春節期間廠務安排,內容簡短,言簡意賅。之後,省委省政府領導做了簡單的發言。發言中,省委領導首先肯定安徽日報社在2005年的輿論導向中方向把握得好,同黨中央、省委省政府保持一致,成績喜人,希望明年再創佳績。接着又對報社印刷廠進行表揚,說印刷廠最近工作很有起色,報紙印刷質量不斷提高,希望印刷廠再接再厲,在新年裡起得更為驕人的成績。發言結束後,省委書記回良玉、省長王太華等到印刷車間去看看。
省委省政府領導首先來到製版車間,徐光學引導着他們走近工人。徐光學對正在工作着的工人們喊道:
「同志們辛苦了,省領導親自來看望大家。」
隨着徐光學的話音落下,車間裡響起一陣清亮的掌聲。回良玉、王太華雙手高高拱起,不斷地對工人說:「大家辛苦了,給大家拜年。」在參觀印刷車間時,省領導對日本王冠機器很感興趣,他們了解了一下這台機器的性能,並饒有興致地觀看這台機器是怎樣印刷報紙的。
省委省政府領導大年夜到印刷廠來慰問,對徐光學及其全廠的幹部職工都是一個巨大的精神鼓舞。徐光學的朋友張文喜先生用其手中的相機詳細記錄下這一榮耀的時刻。
二、業務會議
每到年底,廠長總是很忙。1996年底,徐光學忙得不可開交,主要工作大致是召開印刷業務會、寫出年終總結、召開表彰大會、制定新聞紙採購計劃、定出來年工作計劃等。在上級看來,印刷廠年終報告重要;在職工看來,表彰大會重要;在各車間主任看來,來年工作計劃重要;而在徐光學看來,召開印刷業務會議重要。
於是,徐光學要辦公室主任王兆鵬根據廠里的目前情況寫一份報告,向報社提出申請,召開安徽日報社印刷廠業務懇談會。徐光學說:
「這個會議對我們印刷廠很重要,希望你能寫出有質量的報告,讓上級儘快批准。」
「有什麼具體要求麼?」王兆鵬問。
「你就在我的身邊,最了解我的想法,也了解廠子現狀,你只要據實寫就行了。」徐光學說。
「好吧。」王兆鵬立刻回去準備。他花了半天時間,草擬了一份詳細的報告,送給徐光學初審。徐光學看完王主任的初稿,詼諧地說道:
「看來,你完全有資格來當廠長。報告寫得很好。」
「廠長,別笑我,您可是大作家,我最多也只是一個寫手。」王兆鵬說。
「我這個作家不咋的,你這個寫手倒是名副其實。」徐光學說,「就這樣,原封不動送去打印。再複印幾份,一份給我,一份存檔,一封向上呈遞。」
「是!」王兆鵬領命而去。
徐光學簽署這份申請召開印刷開業務懇談會的報告。這份報告上呈之後,經報社領導分管副總編塗軍審核批准。塗軍副總編還做個批示:這次業務懇談會要以節約為原則,又要把會議開好,把印刷合同全訂下來,爭取通過這次業務懇談會,把明年的經濟效益再提升一個台階。
懇談會報告得到批准後,大家就投入到緊張的籌備中去。徐光學讓各科室、各車間把一年來工作情況寫成總結,交到他辦公室來。這些總結再由辦公室主任王兆鵬同志進行匯總,草擬出一個報告草案。徐光學對着這一份草案反覆端詳,並在上面鈎鈎畫畫,反覆推敲。與此同時,會議的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裝飾會議室,製作會前和出席人名卡等,還有聯絡各報社、雜誌社及相關人員。凡在合肥地區的所有報社總編以及雖不在合肥地區但卻在安徽日報社印刷廠代印報紙的總編,都被邀請參加業務懇談會。徐光學本着壓縮開支的原則將會議日程壓縮為一天。
會議於1996年12月28日上午8:00點在安徽日報社印刷廠二樓會議室準時召開。來賓們濟濟一堂。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安徽日報副總編塗軍先生,有安徽日報社印刷副廠長張良友、李衛東、余瑞華,廠長助理,三大車間主任(照排車間、製版車間、印刷車間),物資科正副科長等;還有許多中小報刊的總編、編輯等。會議分兩部分:上午,主要是安徽日報社印刷廠徐光學向來賓們進行匯報;下午,是懇談會中心內容,報社印刷廠與各報紙雜誌社交換意見,簽訂合同。
在上午的會上,塗副總編先做指導性發言。接着,徐光學做具體報告。徐光學首先感謝來賓對安徽社印刷廠的信任和支持,然後把這一年各家報紙在報社印刷廠代印的情況以及紙張價格上漲情況做具體分析,把印刷質量情況向所有來賓做匯報。他的報告深入淺出,分析得透避,文字簡明扼要。這份報告得到與會者的一致好評。三位副廠長分別就工廠的管理、硬件設施、財務狀況和宏觀計劃向來賓及領導做匯報。
中午,與會者在印刷廠食堂吃工作餐。就餐期間,徐光學和部分來賓交換意見,了解與會者真實態度和心理動向。
下午,懇談會正式開始。印刷廠領導全部走到來賓中間,傾聽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徵求各報社、雜誌總編對安徽日報社印刷報紙意見和建議。懇談會上,氣氛熱烈,賓主關係十分融洽。來賓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印刷廠從廠長到車間主任都虛心接受並與來賓們認真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賓主齊心協力爭取把報紙印好。懇談會的最後,廠長徐光學向來賓通報目前紙張價格趨勢及安徽日報社印刷廠的印刷質量要求,希望在座各位一如既往地同印刷廠合作。這次懇談會辦得有聲有色,受到來賓歡迎,來賓紛紛與安徽日報社印刷廠簽訂第二年的印刷合同。原在報社印刷廠代印的各報都續訂了合同,還有部分新客戶也同印刷廠簽訂了印刷合同。
在廠長徐光學的科學策劃下,安徽日報社印刷廠的印刷業務不斷擴大,這不僅表明印刷廠在招攔業務方面做出了好成績,更表明印刷在服務上、在價格上、在印刷質量上都躍上一個新台階。
三、走訪家庭
管理是一門科學,科學不講人情,也沒有人情。但領導在對廠務科學管理時,人性化關懷卻不可忽視。雖然制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徐光學在對印刷廠進行科學管理時一直堅持開展人性化關懷。他在治廠「綱領」中明確地寫上「三訪」制:走訪因公致傷和因病休息的職工,安慰他們好好休息;走訪後進職工家庭,摸清職工思想動向;走訪出差職工的家庭,感謝家人對印刷廠的支持。
1995年6月,印刷廠新聞紙供應緊張。作為省黨報,新聞紙供應不上,那還了得!身為廠長的徐光學坐不住了,立刻召開緊急會議,讓所有在安徽日報社印刷廠印刷報紙的十幾家報社老總參加。徐廠長試圖發動各報社總編優勢,希望利用一切關係,通過集思廣益,在全國範圍內聯繫新聞紙。可這些老總都是客戶,在管理各自報社方面很有經驗,但他們大多和造紙廠沒有聯繫,雖然願意幫忙,卻幫不了多少。因此,會議收效甚微。
徐光學明白,黨報不能停印,客戶不能放走,所有的問題只有自己扛。徐廠長果斷做出決定,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不等不靠不要。他將印刷廠物資科全體同志分成幾個組,再配上其他科室的中層幹部,分別組成幾套人馬向全國各大造紙廠派去。這些被派出動的人,有的就住在指定的造紙廠。大家紛紛表示,弄不到新聞紙決不回來。
為報社印刷廠,大家都豁出去了。其中,物資科倉庫主衛民同志被派到江西造紙廠去。衛民是物資科倉庫主任,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為了廠子正常運轉,他毅然住進江西造紙廠,且一住就是半個多月。
衛民對待工作的態度,大家有目共睹。在這樣的困難時期,他作為倉庫主任身先士卒,長時間住在外地,沒時間照顧家。家務全都由衛民愛人一肩挑下。一個女人帶孩子在城市裡生活,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廠長徐光學不能坐視不理。為了能讓衛民在江西安心工作,儘快多弄新聞紙,廠長必須做好前方人員的後勤保障。徐光學於是同其他在廠的中層領導走出辦公室,到戰鬥在外地的幹部職工家慰問。徐光學帶領物資科科長孫任群和職工楊英群一行三人走向衛民家,去看望衛主任家屬。
當廠長徐光學帶着兩名屬下拎着水果等慰問品來到衛民家時,衛民愛人感到意外,更感到溫暖。徐廠長等三人被熱情地讓進屋裡。剛剛坐定,徐光學就對母女二人噓寒問暖,關切地問家裡生活如何,米夠不夠吃,食用油還有沒有,煤氣夠不夠,孩子上學讀書有沒有什麼困難;接着又詢問她們母女的身體狀況,問是不是每天都和丈夫通電話了解他在江西的情況。當得知衛民家生活正常一切平安時,徐光學感到欣慰。衛民的妻子對廠長無微不至的關懷表示衷心感謝。面對幹部家屬如此謝意,徐廠長對衛民愛人說:
「老衛在廠里拚命幹活,連家都顧不上,我這個當廠長的很不稱職。希望你能理解衛主任,理解我們印刷廠目前的難處。現在,老衛不在家,你們生活上有困難就跟我們講,我們一定幫你解決。」
「謝謝廠長,現在家裡沒什麼困難,如果有,我一定找你們幫忙。」衛民愛人說。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衛主任可是廠里的好幹部。」徐光學說。
「謝謝廠長的誇獎。」衛民愛人說。「我會支持老衛的。」
徐光學起身告辭時,衛主任愛人要留廠長等人吃飯,徐光學婉言推辭。臨走時,徐光學還對物資科負責同志說,每隔一兩天就要派人到衛主任家來,幫助解決他家中困難,確保出差職工安心工作。
身在江西造紙廠的衛民得知廠領導親自登門慰問,心中感到溫暖,工作更加安心,更加積極。他下決心以最快速度拉回江西造紙廠第一時間生產出來的新聞紙。當時,江西造紙廠因原料不足,不得不派人到山裡拉木材。為了最先弄到新聞紙,衛民同造紙廠職工一起去山裡拉木材,與造紙廠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衛民的表現得到江西造紙廠干群的一致好評。將心比心,衛民的出色表現,打動了江西造紙廠的領導,所以造紙廠這批新聞紙一下線,就被指定優先給安徽日報社印刷廠。當衛民將好消息第一時間發回時,徐光學激動不已,立即派五輛汽車前去江西,將上百噸的新聞紙拉回來,衛民隨車返回合肥。這批新聞紙緩解了印刷廠供應不足的矛盾。
衛民回來後,立即到廠長辦公室表達對其他家人慰問的謝意,並且請徐光學和物資科同志到他家做客。徐光學說,這些都是廠長應該做的,不用謝,更不用請客。
廠長關心衛民及其家人,並不是因為他是倉庫主任,而是因為他正在外地替廠里辦事,替廠里解燃眉之急。凡是廠里的幹部職工,不論誰家中碰到困難,徐光學都會主動叫上辦公室同志前去看望慰問。印刷廠車隊裡有一位姓王的駕駛員,家住合肥郊區農村,孩子又多,家庭生活困難,再加上妻子生病,使本來就困難的生活雪上加霜。徐廠長得知這一情況後,就親自為王師傅打了個報告,請求從安徽日報社工會基金中批一點職工困難補助費給他,然後叫上辦公室的兩名同志帶着禮品前往王師傅家中慰問。通過實地觀看,徐光學了解到王師傅家的生活比想象的要困難得多,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廠之長愧對手下工人,感到內疚。從王師傅家中回來後,他召開小型會議,研究決定,從廠里拿出一點資金對王師傅家進行補助,並讓辦公室同志親自送到王師傅家中。這件事情使王師傅很感動,工作更加積極主動,工作成績更加突出。
同樣,廠長專職駕駛員曹傳書同志也得到了幫助。曹傳書是四川人,以前在部隊當過兵,服役期滿,退伍回來,一直留在合肥,呆在妻子家,沒有找到工作。曹師傅為人老實,被身為大運廠廠長的徐光學聘為專職駕駛員後,工作積極主動。徐光學調到印出廠後,又把他帶到印出廠來。曹傳書是臨時工,工資不高,愛人在合肥郊區,也無固定工作,夫婦倆有個兒子,家庭經濟困難,有時夫婦還因經濟問題發生過爭吵。爭吵後,曹傳書情緒低落,工作上熱情不高。徐光學了解真實情況後,就親自到曹傳書的家中,去做他妻子的思想工作,並安慰她一切都會好起來。看他們家生活狀況,徐廠長實在不忍心,於是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儘可能提高曹傳書的工資待遇,並且撥給他家一些補助。從合肥大運汽車修理廠到開發處,再到現在的印刷廠,五年多的時間裡,曹師傅一直給徐光學開車,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時晚上有急務要用車,只要徐光學說一聲,他立刻就到。
徐光學的這些舉動,得到全廠幹部職工的認可,使大家很受感動。大家都覺得,有這樣的廠長,工作苦點累點也值得。[1]
作者簡介
徐峰,真名徐光學,詩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魯谼山人,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有23年軍旅生涯,曾榮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