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译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华夷译语》,中国古代辞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有两种意义:狭义指一具体书名,明火源洁和马沙亦黑于洪武十五年(1382)编纂,二十二年(1389)刊行。只有鞑靼(即蒙古)一语种。广义是指包括前书在内、主要由明、清两代官方会同馆和四夷馆(清改称四译馆)陆续所编多种对译词书的总称。
现学术界一般将其分为4种。甲种(又称洪武《华夷译语》),即指前书。乙种(又称永乐《华夷译语》),为明四夷馆所编。明朝对于各民族的进贡,规定奏文需有民族文字。为此,永乐五年(1407)置四夷馆,分主笔译,初隶翰林院,后改隶太常寺。下设鞑靼、女真、西番(藏)、西天(印度)、回回(波斯)、百夷、高昌(维)、缅甸八馆。正德六年(1511)增八百(八百媳妇)馆。万历七年(1579)又增暹罗馆。各馆所编译语是现存各种译语中最重要的部分。其编写原则是:“以华文译胡语。三五堆垛而其字始全,该对训释而其义始明,声音和谐,随用各足。”(洪武本刘三吾序)内容包括“杂字”和“来文”两部分。“杂字”为词语汇编,主写民族文字,旁以汉字注音、标义。“来文”专录进贡表文,有汉文对照。丙种(又称会同馆《华夷译语》),明末茅瑞徵(伯符)辑,据法国学者马伯乐考证为会同馆编。会同馆始置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隶属礼部,专事口译。明成化五年(1469)设18馆。现存此种译语包括朝鲜、琉球、日本、安南、占城、暹罗、鞑靼、畏吾儿、西番、回回,满喇加、女真、百夷等13馆,较甲种晚,仅有语汇,并无来文,且语汇也只有汉字注音,无民族文字原文。20世纪中叶,德人福克司又在中国故宫内新发现一种,称丁种(又称会同四译馆《华夷译语》),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合并会同、四译馆后陆续所编。计42种71册。只有杂字,无来文,其中1种无民族文字。除已知语种外,另有倮&13417;译语5种,川康一带西番译语9种,广西太平府、庆远府、镇安府译语(字喃式文字) 3种,西洋馆译语5种(法、德、意、拉丁、葡)及《&55363;&56836;咭唎国译语》。
四种译语多为抄本,除甲、丁种外,国内已无完帙。据调查,英剑桥大学、不列颠博物馆、伦敦大学,法巴黎图书馆、亚洲学会,德柏林图书馆,越河内远东博古学院,日东洋文库等皆有收藏,还有些零星本子散于各地,私人亦有收藏。从上世纪末起,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对其介绍和研究,至今大部尚未得到整理,绝大多数成书年代不清,尚有不属于以上4种的散落本子,其来历亦待考证。对各文种的研究也不平衡,有的尚为空白。
相关信息
名著是书籍中的精华。它标志着人类认识发展的水平,影响乃至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乃至支配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1]。《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筛选出价值高、作用大、影响广的一万部名著,把它们汇集一起,根据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分门别类,并逐部作出精要的诠释。可以说,这是对科学文化的一次总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科学文化建设工程。这部辞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书[2]。
视频
华夷译语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2017年,有哪些科技著作值得一读?《连线》杂志为你推荐这些!,搜狐,2017-12-26
- ↑ 工具书是一种按某种体例编排的专供查找特定资料而不是供系统阅读的书籍,道客巴巴,201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