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雙榆樹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京雙榆樹中學是北京市海淀區的一所很普通的學校,學校規模很小,條件一般,在北京市甚至是偏差的。就是這樣一所普通學校在課改中卻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或許正是因為該校沒有重點中學[1]升學率方面的巨大壓力,沒有名校耀眼光環的籠罩,課改才能紮實進行,勇於開拓,從而取得一定的成效。
簡介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課改強調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經過廣泛深入的學習和討論,學校上下達成了共識:教育應當以正面表揚和引導為主,激勵學生努力向上。初中學生比起成年人來說,他們的可塑性要大得多,只要積極熱情地關注他們健康的個性,使之得到不斷發展,就會逐漸削弱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慣,使他們健康地成長起來。學校從學生自身的現實生活和學習環境入手,貼近學生的實際,發揚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到做人的基本道理。
學校注重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去。教學家庭一課時,老師播放本校畢業的同學(哥哥、姐姐)、學生自己的父母(爸爸、媽媽)等的光盤,這樣就把情感自然而然地融進去,成為一種潤物無聲的情感教育。地理課教師在講巴西雨林遭到破壞時,學生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保護措施,還希望老師能把他們的建議轉交給巴西政府!
學校實施課改,較好地做到了教育為挖掘每個人的創造潛能服務,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機會,為每個人的成功創造條件,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尊重每一個受教育者,使他們的心身健康,各具特色的個性和天賦得到發展。
重視課前準備
當前在不少學校的課改中存在一種傾向:完全否定過去的做法,新名詞、新概念滿天飛,表面好看,卻忽視學生的基礎能力。事實上,課改的指導性文件《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2]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要「繼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並關注情感、態度的培養;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雙榆樹中學明確提出要繼承過去一些好的做法,特別是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教育,處理好改革過程中的繼承與創新發展的關係:繼承是基礎,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發展,繼承是取其精華,是為了創新發展服務。雙基教學的基本思路不能一概取消,教師的講授不能全盤否定。
學校教育
在繼承的同時學校積極進行了教育模式創新:引導式教學模式和尊重理解式的育人模式同時實施,克服教學過程中單純教授知識的傾向,把育人模式的主渠道放在課堂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的重點從課堂、課後指導轉移到課前的知識、信息等方面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校提出了符合課改精神的「個性——創新」教學模式:教為學服務,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引導者、幫助者、組織者的作用,利用情境、信息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了解和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將要遇到的困難、問題和需要,以便及時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注意每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視頻
北京雙榆樹中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區別,不僅僅是學習成績 ,搜狐,2018-12-22
- ↑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公教師網 ,201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