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图片来自medpartner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称创伤后遗症)是指人在经历过情感战争交通事故等创伤事件后产生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会出现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接触相关事物时会有精神或身体上的不适和紧张,会试图避免接触、甚至是摧毁相关的事物,认知与感受的突然改变、以及应激状态频发等。这些症状往往会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出现,且持续一个月以上。

说明

与成人相异,儿童(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幼童)较不容易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1],孩童患者亦较少出现身心不适的症状,但对创伤事件的记忆可能会在与他人互动时体现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患者的自杀风险较高。有时候也会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称为创伤后压力反应(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以强调这个现象乃经验创伤后所产生之合理结果,而非病患心理状态原本就有问题。

大多数人不会因经历创伤事件而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历非人身侵犯性创伤(例如事故或自然灾害)比较不容易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而经历因人际互动而造成创伤(例如强奸儿童时期受到虐待)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类的反应。强奸受害者近半数都会有这类的反应。在诊断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会以患者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的特异性症状为基础。

除了自身受他人暴行侵害的经验会导致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外,自身成为加害者、从事杀害他人或动物等杀生行为的经验,也会导致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在包括战场上开枪杀死敌人的士兵、刑场上执行死刑法警[2]和以屠宰动物为业的屠宰场员工等有合理理由杀人和杀害动物的人身上,都有观察到因自身杀害他人或动物而起的创伤后压力。而自身伤害他人的经验所导致的心理创伤,又称“加害者创伤压力”(英语:perpetration-induced traumatic stress,缩写为PITS)。比起其他种类的创伤经验,自身成为加害者、从事杀生行为的经验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更为严重的。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Mental Health (UK).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The Management of PTSD in Adults and Childre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 NICE Clinical Guidelines, No. 26. Gaskell (Royal College of Psychiatrists). 2005 [2017-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8). Lay summaryPubmed Health (plain English).  Template:Open access
  2. 谢婷娟、蔡昌雄. 法警执行枪决经验之告白-以叙说分析为取向 (硕士论文). 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