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蒙古達拉特荒漠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內蒙古達拉特荒漠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達拉特站」)於2014年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批准加入陸地生態系統長期觀測研究站網。達拉特站主站建設於內蒙古林業科學研究院達拉特旗研究基地內,另外2個固定觀測研究點分別位於准格爾旗國有布爾陶亥治沙站和鄂爾多斯造林總場白泥井分場,研究區總面積約4500km2。觀測研究區位於庫布齊沙漠中、東段,是我國沙漠[1]與沙地的過渡地帶,主要植被類型有沙柳人工固沙林、檸條錦雞兒人工固沙林、天然油蒿林、楊樹農田防護林、鹽生草甸、乾草原等。

機構簡介

達拉特站立足半乾旱荒漠區農牧交錯帶的典型生態特徵,圍繞國家和區域社會生態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以沙漠—森林—草原—農田—濕地複合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主要開展區域氣候與生態系統的土壤、水文、植被跟蹤監測研究,重點針對荒漠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動態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和應對措施、區域水資源生態承載力、生物多樣性保護、沙塵天氣發生變化過程、荒漠化綜合防治技術與模式等方面開展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和區域生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監測網絡

達拉特站設有永久性固定觀測樣地9塊,包括地面氣象觀測場2個、地下水位觀測場1個、50 m大氣沙塵梯度觀測塔1座,形成了以地面監測、50 m低空平台監測等為一體的立體監測網絡。目前各類儀器設備價值300多萬元,配備有自動標準氣象站1個、50米大氣沙塵梯度觀測系統1套、土壤風蝕監測系統3套、土壤水分監測系統3套、激光粒度分析儀1台、全能型植物圖像分析系統1套、LI-6800植物光合測定系統1台、植物導水率高壓測定儀1台、自動水位記錄儀1套、土壤氣體通量測量系統1套等。建有 600 m2 科研辦公樓,內設有實驗室、會議室、數據室、資料室等。現有固定研究人員15名,在站人員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高級職稱人員9名。達拉特站已與區內外科研單位開展了相關項目合作,共承擔國家和自治區各類科研項目10餘項,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成果2項,發表學術論文[2]40餘篇,出版專着1部,授權國家專利16項,制定地方技術標準3項。通過數據共享平台或離線每年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定位觀測網絡中心提交數據10萬餘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