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Guanling fossil national geopark)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规划面积26平方千米,保护区200平方千米。核心区0.94平方千米。距贵阳市188千米,距黄果树瀑布52千米、龙宫溶洞90千米。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江大峡谷位于保护区内。[1]
景点特色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海百合化石关岭化石群保存在黑色泥岩和页岩之中,形成于距今两亿两千万年前(晚三叠世)的海湾或陆间残留盆地环境。含化石地层分布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主要化石门类包括:大量完美保存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海龙、楯齿龙、龟)、海百合以及菊石、双壳类、牙形石、鹦鹉螺、腕足类、鱼类、鲨鱼牙齿和来自附近陆地的古植物。如此丰富、多样和完善保存的化石群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库。该化石群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于研究晚三叠世地层、古生物、古生态和古埋藏学,以及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的分类及演化等均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意义。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形成于距今2亿2千万年前的海湾是中国珍奇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宝库,主要包括鱼龙、海龙、鳍龙、木盾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也有千姿白态的海百合和菊石、双壳、牙形石、鹦鹉螺、腕足及陆地生长的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关岭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特别是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数量之巨大、种类之众多、保存之精美、形态之奇特为全球同期地层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
景点价值
关岭化石群是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海洋生物化石库,对于研究晚三叠世的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海洋学、古埋藏学和地层学等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关岭化石群另一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关岭的海百合、海生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等三 叠纪海生动物化石备受世人瞩目。据专家评价,在关岭发掘出来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种类最多、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由众多属种组成的庞大化石群。 它的发现,对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及古生态和古 埋藏学都有重要科研价值。
发展历史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于2004年1月19日被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于2006年9月28日举行揭碑开园仪式,正式对游客开放。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公园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0.94平方公里,化石分布面积200平方公里。公园距贵阳l88公里、安顺90公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30公里、龙宫90公里、格凸河1 80公里、织金洞l85公里、马岭河峡谷l68公里。320国道和沪昆高速公路贯穿公园。
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埋藏的化石形成于距今二亿二千万年前(晚三叠世)的海湾环境。主要化石门类包括:鱼龙、海龙、楯齿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及海百合、菊石、双壳类、牙形石、鹦鹉螺、腕足类、鱼类和陆地生长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埋藏的吉生物化石属种繁多、藏量丰富、保存完好、形态精美,为国内外同期地层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蛾质古生物学家把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誉为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宝库。关岭化石群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和科学价值。
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关岭就发现了海百合化石群,由于这种古生物化石形似荷叶、体态硕大优美,除具有 研究价值外,还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珍品。
20 世纪90 年代后又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从目 前发掘出来的化石看,关岭的海生动物大约生活在 2.2~2.3 亿年前,在水深约 200~500 米海洋中生活,当时由于沉积环境宁静,水生爬行动物以及鱼类、海百合和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等完好地保存下来,经后期地质作用和石化,形成了水生爬行动物—海百合化石库。
上世纪40年代,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新铺乡卧龙岗一带,发现了距今2.2亿元年前的化石。随后,鹦鹉螺、海龙、鳍龙等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相继被发现。各类化石保存数量巨大,形态精美,为全球同期地层所罕见,对研究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的分类演化具有重要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