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索

 

 

 

1、《左传》记载的一种古书名。

2、道教秘传的一种书,自称是古代的。

3、八卦生成原理之一 。

指称:古书名

1、《左传》记载的一种古书名: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王赞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见《孔子家语》中华书局,2010年版308页) .

读的对象是书,西晋 杜预 注:“皆古书名。”

2、道教秘传的一种书,自称是古代的:

云笈七签》卷四 《三皇经说斋》曰:“三皇后又有八帝,治各八千岁。上天又各以经一卷授之,时号为《八索》是也。此乃《三坟》、《八索》根本经也。如法而言,三宝俱起无量之世,但以隐显有时。自三皇八帝之后,其文亦隐。至于晋武皇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

卷九曰:“后有八帝,次三皇而治,又各受一卷,亦以神灵之教治天下。上三卷曰三精,次三卷曰三变,次二卷曰二化,凡八卷,号曰八索。”

说明:

葛洪,字稚川,东晋道教高道。

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为葛洪岳父。

3、郑人认为八卦与身体八个部位对应。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已成百物。······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

历代解释

1、“孔安国”说是对八卦的解释书,属于某种易传

唐代孔颖达 疏 引 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晋代版孔传尚书,长期被称为伪尚书,但今人李学勤力举它不伪,只是孔府改编的)

后来有人解索为绳索,说八索是八卦,是完全无据的臆测。“八卦”与“八卦探索”,是两码事,正如易经(本来的周易)与周易十传是两码事。

2、 贾逵说是八王之法

唐代孔颖达 疏又引 东汉大儒 贾逵 云:“八索,八王之法。”

3、道教解释为一种宇宙观性质的书

云笈七签》卷九即《三洞经教部》释《洞神秘箓》的《小有经下记》,曰:“三皇治世,各受一卷,以天下有急,召天上神,地下鬼,皆敕使之,号曰三坟。后有八帝,次三皇而治,又各受一卷,亦以神灵之教治天下。上三卷曰三精,次三卷曰三变,次二卷曰二化,凡八卷,号曰八索。”

是解释《左传》记载的古书,并成为道教特色的书。

唐 杨炯 《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为之发挥,以成注解。”这种八索,应该是指道教八索即所谓三精、三变、二化。显示宋代归总的《云笈七签》诸书,很多内容流传很久了,宋代只是把它们归类。

历代其它用语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六蓺备研,《八索》必该,斯则富矣;振翰摛藻,德音无穷,斯则贵矣。” 唐 杨炯 《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为之发挥,以成注解。”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王初寮草诏曰:‘太极函三,运神功于八索;乾元用九,增宝历于万年。’”明 赵振元《为袁氏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以故《九丘》、《八索》,淹为精华。”

八索可能是八卦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王赞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赞扬能读《八索》者是良史,是国君应该珍惜的难得人才,说明普通的人才读不了《八索》,这里读指学习,说明《八索》高深。先代珍本,无注解非常人能学习。[1]

参考文献

  1. 认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腾讯网 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