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明里福德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光明里福德宮
圖片來自pixnet

光明里福德宮,舊名光慶祠,是位於臺灣桃園市中壢區光明里、光明公園內的土地祠,因原廟地被賣而遷至公園。

沿革

此廟原位在中壢的義民路民權路口間,在清治時期就已存在,以農曆二月初二為土地公生日。原先占地約25坪的廟地,為地主與附近里民口頭約定捐獻給廟宇使用,但隨著義民路拓寬,土地大幅增值,下一代的地主在1997年將廟地與附近土地轉賣。當時唐都建設公司疏忽廟宇早於約20年前地主即已捐給里民,未深入了解下即簽約。因遭到信徒抗議,建商多次協商後,達成支付新台幣500萬元作廟宇搬遷費。同年9月3日清晨5點,建商在尚未支付搬遷費情況下,急於興建房子,就先以怪手偷拆廟,引起光明里民眾抗議並向中壢警分局興國派出所告狀。數月前,唐都建設就因土地買賣地補償糾紛,在半夜拆除民宅而惹上官司。

接獲民眾檢舉的市公所,具狀指控建商擅自將神像搬至公九公園預定地。神像從公九公園改移到光輝街,稍後信徒嫌遠,再移回靠近義民路的民權路旁,僅搭鐵架棚供奉,二年搬了三次家。該地里長劉守禮認為土地公因無處容身而發火,因此臨時廟旁的大榕樹枯死。

在唐都建設開始付錢、與市公所及當地民眾三方已達成共識後,市公所向地方法院要求撤銷告訴。市公所同意用公九公園近新明路和義民路口的土地作廟地,佔地40餘坪,工程經費600餘萬元,於2000年6月19日動工興建,當日市長張昌財前來致賀。同年12月24日,舉行重建完工慶祝大會,由代理縣長許應深到場致賀。公九公園於次年動工,現改名為「光明公園」。

道教

道教是華夏的本土宗教,道教思想源於黃帝(黃帝學派託言),道教體系最早創始人是五斗米教天師道)的張道陵,崇拜道家老子为道祖,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至春秋战国时期吸收神仙方术产生了方仙道,後融合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代中后期形成黃老道,至南北朝经过宗教改革,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概论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多神教,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也積極發展[1]。为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只是哲学理论,道教吸收了其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并将哲學家神化;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道陵益州(在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太宗皇帝因老子(太上老君)姓李,与国姓相同,於是尊封老子为唐室先祖。

道教以“”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与儒学佛教合称「三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登圣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及行善積德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