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倒马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倒马关
图片来自华人百科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倒马关最初战国时置在《战国策》中称呼为鸿上关(又称鸿之塞),汉朝时称常山关,古名靑龙口关[1]。倒马关,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所在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倒马关乡

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倒马关和紫荆关居庸关合称为宋代内三关。[2][3]紫荆关居庸关故关称为明朝京西四大关[4]。倒马关建于1452年,在1465年大规模整修[3][5]

明朝马中锡的《倒马关师序》称路途险峻、山路崎岖,马容易遇阻碍而跌倒[6]

史料记载

始建于1452年

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

规模

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战略要冲、重要关隘

据《畿辅通志》记载,倒马关在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而得名。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自古以来,倒马关就为战略要冲。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东汉北部边境,东汉政府迁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于常山关(倒马关)、居庸关以东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扰,由此可见倒马关的屏障作用。

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调集州郡5万人修治灵丘道。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

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体高1.8米,宽60厘米,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杨延昭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时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后因与辽兵作战有功升为保州防御使。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

参考文献

  1. 中国考古集成: 明清. 哈尔滨出版社. 1994 (中文). 
  2. 趣闻河北. 崧博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18 (Chinese (Taiwan)). 
  3. 3.0 3.1 天天向上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崧博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17 (Chinese (Taiwan)). 
  4. 长城关隘: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卡. 崧博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17 (中文). 
  5.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长城. 元华文创. 2015. ISBN 9789863937258 (英语). 
  6. 北京史苑. 北京出版社. 198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