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聖修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什邡聖修堂屬於成都教區,始建於清同治年間,擴建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原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79平方米。這所聖修堂的修建者法國傳教士谷播蘭(1858-1938年)在什邡生活30餘載,將西方建築、醫藥、宗教等帶入什邡,給什邡文化增添了更多元的色彩。
教堂現況
聖修堂(亭江東路22號)占地面積3044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有教堂一所,綜合樓三層,門面8個,茶園一所,廚房以及其他用房。有教友近5000人,主要分布在城關、慧劍、龍居、馬井和南泉等地。
在1989年開堂以後,由成都平安橋本堂唐遠進神父兼任,日常教務由綿竹本堂銀富勛神父代管。1996年10月10日,劉從華神父任什邡聖修堂本堂神父,代管中江和廣漢天主教事務。2005年,中江教務調整由旌陽區本堂神父代管,2015年7月9日,廣漢天主教新鐸入職。
什邡聖修堂神長及教友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愛國愛教,榮主益人",創建和諧堂區、構建和諧社會,為什邡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增加了教會的影響力,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會效應。
彌撒時間
平日7點到8點;主日9點到11點
基督教建築
初期基督教建築反映了當時一些奴隸和貧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現在紀念死者、寄託對來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於1~2世紀開始流傳。羅馬帝國於313年頒布《米蘭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後,教堂建築逐漸發展起來,羅馬一地就有30餘座。5 至 10 世紀西歐的基督教建築,主要的類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羅馬建築作為禮拜儀式之用,沒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將羅馬的巴西利卡改為教堂。教堂平面有圓形和多邊形的。
教會規定:聖壇必須在東端,大門朝西。聖壇為半圓形穹頂所覆蓋,聖壇前設祭壇,祭壇前又增建一橫翼,比較短;與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長十字形平面,稱為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受難。一般在巴西利卡前還有一個三面有圍廊的前庭,中央設洗禮池。獨立的鐘樓位於教堂一側,形成完整的群體。這種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歐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實例是羅馬聖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