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龙岩斜背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岩斜背茶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岩斜背茶为本地原生菜茶有性群体种,为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炒制工艺技术独特,双锅并用,低温慢炒,三炒三晾。龙岩斜背茶外形条索紧实,色泽灰绿带黄;汤色黄绿;滋味浓厚,犹如新鲜橄榄的回味;香气高长稍带艾香;叶底嫩绿黄亮。其独一无二的品质特征为:三著黄绿,橄榄味,艾草香。

名字由来

龙岩斜背茶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乡的老寨、新寨、背洋、山头、梅溪村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原产地斜背村的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亦称老寨)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斜背茶为高山茶类,属炒青绿茶。[1]

营养价值

经检测龙岩斜背茶含有水分≤7.0%,水浸出物≥39.0%,氨基酸总量≥2.5% 。

品质特性

龙岩斜背茶为本地原生菜茶有性群体种,为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炒制工艺和技术独特,双锅并用,低温慢炒,三炒三晾。龙岩斜背茶外形条索紧实,色泽灰绿带黄汤色黄绿;滋味浓厚,犹如新鲜橄榄的回味香气高长稍带艾香;叶底嫩绿黄亮其独一无二的品质特征为:三著黄绿,橄榄味,艾草香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地处新罗区西北部,位于国家森林公园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南麓,东邻铁山、雁石镇,南交西陂、龙门镇,西邻小池、上杭步云、古田,北与万安接壤。距城区11公里,被定位为龙岩中心城市“后花园”。龙岩斜背茶产地所处的自然环境给予了龙岩斜背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江山镇数不清的山峰,宛若走动着的“泥丸”,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斜背小水坑为最高,高达1290米。孕于黄壤和灰棕壤,富含石英细砾和碎块,土质粗松,土层深厚,适宜茶树生长。这些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对于茶树生长和鲜叶质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春天,茶园里一片黄绿,茶树的嫩梢和未成熟的叶片,普遍呈黄绿色,为其他茶区所少见,这对龙岩斜背茶“三著黄绿”当有一定影响。

水文情况

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山坑水圳遍布全镇,溪流纵横,大旱不涸。富溪流入铁山而后汇入九龙江;麻林溪(即万安溪)横贯整个江山,源出福坑、双车入渡万安水库;面前溪、后溪与芋荇溪汇合后经村美水库流入龙津河。丰富的水资源是茶树生长所需水源的保障 。

气候情况

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地处亚热带南缘,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5-18℃,绝对最高温35.1℃,最热的七月,最冷的一月,无霜期250-260天。山上常常云雾弥漫,湿度较大,日照较短,年平均1900小时,相对湿度80%,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 。

历史渊源

龙岩斜背茶是汉族茶农创制的名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

《采茶灯》源于劳动人民采茶活动,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描写人们上山采茶的活动,反映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据地方市志记载,龙岩种茶始于明清时期。龙岩斜背茶,是龙岩市新罗区唯一入选《中国茶经》“地产名茶名录”的优质高山茶 。

生产情况

2017年,龙岩市新罗区斜背茶总保护面积248.5平方公里,年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1425吨 。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龙岩斜背茶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所辖山塘村、铜砵村、村美村、科山村、前村村、新田村、林祠村、上挖村、下挖村、老寨村、新寨村、山头村、福坑村、双车村、背洋村、梅溪村共计16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4′1.86″-117°00′21.51″,北纬25°10′0.35″-25°19′20.31″。

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

应据斜背茶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4.5-6.5的黄壤或灰棕壤土,质地疏松,以富含石英细砾,土层深厚且营养丰富的土壤为上好。平均海拔于1000米以上,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自然植被丰富且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常年空气湿度大,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5公里内无污染源。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生产龙岩斜背茶的茶树,属于本地原生菜茶有性群体种,类型较多,大体上可分为大叶种、瓜叶种、竹叶种、圆叶种(白叶种)和红叶种(紫芽种)等5种。其中大叶种发芽早、产量高、品质好,为当前龙岩斜背茶产区的主栽品种。

3 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

3.1 生产控制

龙岩斜背茶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山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苗木定制、田间管理、鲜叶采摘等都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3.2 采摘标准与原则

采摘标准:于谷雨前后,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

采摘原则:“采高留低,采内留外”,采尽丛内芽梢。鲜叶在茶篓内不得加压,以防红变劣质。及时进厂加工。

3.3 加工

龙岩斜背茶的品质特征和独特风味,除原料的内在因素外,与其制作方法亦有关。在2005年之前,只要有种植茶树的,几乎家家户户都进行传统工艺的手工加工茶叶。直到2006年,老寨村的村民陈永标兴建了一座茶叶加工厂,引进了第一套炒青绿茶初制加工机械后才开始有机械加工。当前龙岩斜背茶仍有很大一部分为手工加工。

手工加工工序:原料→杀青→揉捻→初炒→摊凉→复炒→过筛摊凉→再复炒→再过筛摊凉→足火。主要工艺特点在于炒制利用连装起来的双锅进行,离灶口近的前锅温度较高,后锅温度较低,开始时由单人用一直手将茶叶从前锅推向后锅,用另一只手将茶叶从后锅推向前锅,交替翻炒。1-2分钟后改为双人操作。杀青后的各次炒干过程,也均是两人配合操作,即由一人将茶叶从前锅推向后锅,另一人将茶叶从后锅推向前锅。这样使茶叶在两口温度高低不同的锅内不断翻炒,交替受热和摩擦。

一般初炒历时约30分钟。复炒温度掌握比杀青低,但比初炒稍高,同时,着力造型车色,用掌心紧贴锅壁翻炒,增加茶叶同锅壁摩擦的机会和力量,历时约30分钟,待茶叶八、九成干时起锅。复炒过的茶叶放在竹笠上摊凉,并将尚未足干的面张茶用手捞起或筛子捞取,然后进行再复炒,约经15分钟,留下的碎末已干的不再复炒,以免烧焦,未干的经过再过筛复炒,直至全部足干后收存(有的重复进行一次过筛和炒干)。整个炒干阶段,包括摊凉时间在内,长达3、4个小时以上。由于这种低温慢炒和多次摊凉,促进了茶叶内含物质的非酶性氧化,使斜背茶具有滋味浓厚、回甘如鲜橄榄和耐泡等特点。

各环节控制点

杀青:锅内230℃-250℃,投叶时,锅底见巴掌大的红影,去水分及菁臭气,茶香飘出,手捏成团时出锅,可双锅也可单锅炒。

揉捻:揉出茶汁,卷紧条索。

初炒:锅温约80℃,时间30分钟,掌心交替擦锅壁造型。

摊凉:水分重新分布,竹笠上平摊,时间30分钟。

复炒:锅温约80-100℃,着力造型车色,掌心紧贴锅壁,翻炒八、九成干时起锅,增加茶叶同锅壁摩擦的几率和力度,时间30分钟。

过筛:筛去碎末。

再摊凉:时间30分钟,竹笠上平摊,水分重新分布。

再复炒:锅温60-80℃,炒15分钟,出锅。

再过筛:摊凉15分钟,再筛去碎末。

足火:锅温60℃,炒15分钟后即可出锅。

机械加工程序:原料→杀青→揉捻→初炒→过筛→复炒→过筛→摊凉入库。

各环节控制点

杀青:锅温230℃-250℃,滚筒炒消除湿气,香气出,5分钟左右可出筒。出锅需将机挂残余茶叶如数请出,方可放第二锅。

揉捻:分段加压,先松后紧,揉出茶汁,形成条索。

初炒:滚筒炒,温度150℃,看条索是否卷紧,初干。

过筛:摊凉15分钟后,过筛。

复炒:滚筒温度100℃,炒至足干,手折梗断即可。

再过筛:筛去碎末。

摊凉入库:20分钟左右。

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

龙岩斜背茶产品质量符合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1-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相关标准。

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保护范围内的龙岩斜背茶地理标志生产经营者,如需使用“龙岩斜背茶”地理标志的,应当向龙岩市新罗区茶叶协会提出申请,经审批准后才能使用,要求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

包装

龙岩斜背茶按照规定应当按GH T 1070-2011 茶叶包装通则 标准要求包装销售。

标识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龙岩斜背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其它

龙岩斜背茶的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

产品荣誉

20世纪七十年代,龙岩斜背茶就列福建十大名茶之一。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龙岩斜背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