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作响(小猪她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乒乓作响》是中国当代作家小猪她爸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乒乓作响
声音,每天都能听到,洋洋盈耳,悦耳至极,或者“呕哑嘲哳难为听”。而我格外喜欢一种声音,它清脆如山涧流淌,又似雨打芭蕉,节奏顿挫,乒乓作响:一只乒乓球落在球台上的声音,“乒乒”连着“乓乓”。
老刘和我一样退居二线了。有道是无官一身轻,平时紧锁眉头忙着忙那的他,换上短裤、T恤,一早就来机关打起乒乓球。他打球的地方,在我办公室楼下,我去院子里慢跑时,必定经过那里,“乒乒乓乓”,悦耳动听。
从周一到周五,每一个清晨,走过那里,便刻意放慢脚步,竖耳细听乒乓作响的声音,好像倾听六弦琴弹奏一首熟悉的老歌,舒畅,欢快,流水般从心头淌过。人生多少事塞满心间,有时候偏偏是最不起眼的物件,就能把心事翻出,就像这小小的一个乒乓球,一下子把我拽进四十年间的前尘往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和小伙伴都是十多岁的孩子,好动顽皮,除了做游戏,与体育运动能搭上界的,足球之外就是乒乓球。在物质并不丰沛的年间,乒乓球运动在民间能火红起来,归结于两个因素:一来是国家乒乓球队重回世乒赛赛场,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乒赛上取得较好成绩;二来是在此期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访,一时间“乒乓外交”成了美谈,引起人们一窝蜂地打乒乓球。
那个时候,人们很单纯,国家提倡的,就是全民努力的。乒乓球运动就是这样走进寻常百姓生活,陪伴着人们走过一程又一程吗,一年又一年。
二
我的乒乓球启蒙,可以说土得很,也粗糙得很。
打球先得有一副乒乓球拍,有正胶、反胶、单面胶、双面胶,但那时谁能用上胶面球拍,简直就是一种奢侈。买不起正规球拍,就让家长在工厂里用三合板做个球拍,拍子与拍把一体从三合板上裁下,没有什幺正胶反胶,光板一块,打起球来比起胶板声音更脆亮。
所谓“球台”,更是简陋。一种是街头防空洞上用水泥砌筑的四方台子,没有球网,两块砖头上架上一根木棍,这就权当球网了。就是这样的台子,我们还得等大哥哥们打完,才能轮到我们。另一种更简单,在泊油路上用粉笔画出个四方框,中间还是砖头架木棍。在这个马路“球台”上打球,需要弯着腰、撅着腚,你来我往,乒乒乓乓。一个不留神,人就跨步“台子”上。乒乓球运动中手触球台就算犯规,而我们脚都上“台子”了,也不算犯规,自我陶醉在把一个白色小球推来挡去的快乐中。
没有玩伴时,自己在家勤学苦练。把吃饭的方桌,放在距墙壁一米远的炕上,利用墙壁的反弹,一个人将乒乓球打来打去,虽无多少技巧可言,却是不少乐趣所在。正自得其乐、玩得正嗨时,有小伙伴门外喊一嗓子,水泥台子空出来了,一溜小跑地去占台子。
小伙伴们围着水泥台,两人对决,一人裁判,其余的当观众,等候上场。当时,乒乓球比赛计分是二十一分制,为了解决人多的问题,尽量让大家都多点上台时间,我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七零、八一”的快捷计分办法,就是以0:7或者1:8负于对手时,立即下台,换人,不用打到二十一分。当然,这里边暗含着赢的水平高,输的水平太差,属于臭手。
那时,我也能用“七零、八一”淘汰对手,这点小水平得益于我们念书的小学。当时,我们学校有个姓邵的老师,据说是国家队退役的,他组建了一支乒乓球队,训练出一批批乒乓球运动员,为“八一”队、辽宁队输送了不少好苗子。学校乒乓球室有两个正规台子,队员们用的是胶面球拍,练习发球时,乒乓球用盆盛着,这没把我羡慕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时乒乓球大概是一角钱一个,可是生活困顿,想买一个乒乓球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你三分钱他两分钱地凑。我不是乒乓球队的,放学后就站在乒乓球室外面,把脸挤在玻璃窗上,看着他们训练,模仿,揣摩,偷艺,乒乓作响,像一首旋律轻快的圆舞曲。
女孩子们一般不打乒乓球,但她们可以和着歌曲的节奏,跳上一段欢快的舞蹈。小学五年级时,班里六名女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排练了一个舞蹈,选用的曲子就是《小小银球传友谊》,“小小银球,震动世界,五洲朋友,笑逐颜开…”她们舞姿如何,我早已忘记,只记得非常美,由乒乓球引发的舞与乐的心灵体验,永远不能忘怀。如今,每次同学聚会时,我都重复着问那些跳舞的女同学,还记得你们的舞蹈吗?女生笑答,跳小小银球?瞧我,现在都胖成一个乒乓球了。
一个小小的乒乓球蹦跳在水泥地面或者柏油马路上,如同蹦蹦跳跳的我们,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乒乓作响。
作者简介
小猪她爸,退休公务员,喜欢文字写作。
参考资料
- ↑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