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绳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严绳孙 | ||
---|---|---|
大清詹事府右中允
| ||
籍贯 | 江南无锡县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荪友,又字冬荪,号秋水 | |
出生 | 明天启三年(1623年) | |
逝世 |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 |
亲属 | (祖父)严一鹏 | |
出身 | ||
| ||
著作 | ||
|
严绳孙(1623年-1702年),字荪友,又字冬荪,号秋水,自号藕荡渔人。江南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清初学者。
生平
严绳孙六岁就能写径尺大字,其后以诗词书画闻名。他读书不重强记,但所学终身不忘。严绳孙与顾贞观、秦松龄等十人创立云门社,时人称之为“云门十子”。
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中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编纂工作[1]。其后,历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授承德郎。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辞官隐归[2]。康熙四十一年(西元1702年)正月卒,享年八十。[3]
人物争议
严绳孙是《红楼梦》的增删者
曹雪芹是化名《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作者、增删者和批书者与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从批语中可以看到,批者称文本中的事是作者、增删者和批者“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可是文本中又用很多隐寓的语言和人名,表达着一种情感和政治意图。这种设在本事上的层层幕障,让人看到的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既然在本事上都进行了种种掩饰,那么作者、增删者、批者的真实姓名必然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掩饰。他们在创作、增删、评批《红楼梦》时只能用化名,而不用真实姓名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化名,肯定留有真实姓名的痕迹,如同文本中的某些故事还留有作者、增删者和批者真真实实的生活痕迹一样。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同当时文网密布的残酷现实有关。
由于文字狱的残酷和灭绝人性,扼杀了许多创作文人的激情。当情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抒发时,他们只能用化名来从事文学创作,这个时期用化名从事文学创作几乎已成惯例。
顺治年成书的《秣陵春传奇》,作者是吴梅村,参定者是李宜之。他们分别化名为灌隐主人、寓园居士参定。
顺治十五年(西元1658年 )广顺堂刊本《十二楼》,作者为李渔,化名“觉世稗官”。
清初刊本及抄本《续金瓶梅》,作者为丁耀亢,化名“紫阳道人”。
康雍年间刊本《幻中真》,作者是刘璋,化名“烟霞散人”。 雍正刊本《飞花艳想》,作者为刘璋,化名“樵云山人”。
甲戌本第一回有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识别曹雪芹的条件,此人一定卒于壬午年,即康熙壬午年(西元1702年 )。洪升说,曹𫖯说等所以不能成立,就是因为他们提出的人选都不是逝于壬午年。然而,卒于康熙壬午年(西元1702年 )的人很多,无法认定哪位是曹雪芹。寿鹏飞在《〈红楼梦〉本事辩证》一书中提到:《樗散轩丛谈》认为《红楼梦》“是康熙间某府西席某孝廉所作”、“又谓无锡曹雪芹添补”。《樗散轩丛谈》作于乾隆年间。这就又为我们识别曹雪芹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即乾隆年间的着书人认为曹雪芹是康熙年间的无锡人。按照卒于壬午年、无锡人这两个条件。经认真研究,卒于康熙壬午年(西元1702年 )的无锡人,可接触到文本并有增删能力的文人只有一个,就是着名文学家严绳孙。
严绳孙是着名的“江南三布衣”之一。顺治六年(西元1649年 )参加慎交社,顺治十一年(西元1657年 )与邑中(无锡)顾贞观、秦松龄等十人结云门社,与文坛巨匠吴梅村十分亲密。康熙十四年(西元1675年 )结识满族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成为莫逆。后与曹寅交好。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 )三月,朝廷调举博学鸿儒,严绳孙受荐而避试,仍被选中,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编纂。以后历任日讲起居注官、山西乡试主考官,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承德郎等官职。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 )辞官回家乡隐居。有同秦松龄合纂《无锡县志》和诗词文集《秋水集》(清代封为禁书)传世。
认定严绳孙就是曹雪芹的主要依据有七条:
一,严绳孙生于明天启三年(西元1623年 ),故于康熙四十一年(西元1702年 ),康熙四十一年正好是康熙壬午年,与“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脂批相合。
二、严绳孙同纳兰性德、曹寅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和文友。他熟悉纳兰性德、曹寅两家的家庭生活情况,可以把两家的人和事当做生活原型写进《红楼梦》中去。故有《红楼梦》是写纳兰性德和曹寅家事说。批语中的“玉兄化身”,我们认为当指纳兰性德。 三、严绳孙同吴梅村要好,可以得到吴梅村的《风月宝鉴》。 四、严绳孙曾在朝中任职,了解一些宫庭内幕,有以写宫廷生活为主的《红楼梦》的经历。
五、严绳孙以善诗闻名于世,在同辈中有“婉约深秀,独特神韵”的佳誉,追求言有尽而意元穷的境界。其诗作的特点同《红楼梦》中的部分诗作的风格相合,甲戌本《红楼梦》第一回批语有“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可见,严绳孙有意将自己的诗作写进了《红楼梦》。
六、寿鹏飞曾在《红楼梦本事辩证》一书中提到乾隆朝文献认为《红楼梦》为“无锡曹雪芹添补”,严绳孙正是无锡人又是《红楼梦》的增删者,同“无锡曹雪芹添补”相合。
七、严绳孙有着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当他被荐博学鸿儒时,拒不参加考试。他的诗词文集《秋水集》有明显地反清倾向,被清廷查禁。表现出其不愿同清廷同流的文人气节。这种气节正同《红楼梦》所反映出的反清倾向相合。
《红楼梦》经过初创之后,曾在吴梅村的学生和文友中抄传。无锡的严绳孙、尤侗、秦松龄都是吴梅村的学生和朋友。吴梅村当时是南方文坛盟主,严、尤、秦是其盟下会员。他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都不愿意归顺大清,又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共同受到清王朝的沉重打击,共同的命运使他们有了共同创作意图。
严绳孙得到的《红楼梦》本子,是经过孔梅溪所题的《风月宝鉴》,而且还有吴梅村之弟棠村的序。康熙二十三年,严绳孙开始增删《红楼梦》。他“深知拟书底里”(脂砚批语),延续了吴梅村的“幻笔”写法,“作者借他人酒杯,消自己傀儡”(戚序本《石头记》五十四回立松轩批语),明处他将自己熟悉的纳兰性德家、曹寅家的人和事写进了《红楼梦》,使《红楼梦》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读性。所以有人认为《红楼梦》是写纳兰明珠家事,也有人认为是写曹寅家事。暗处仍然是写宫庭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揭露清王朝对汉人的残酷压迫和杀戮,延续了吴梅村的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的创作主题。在此基础上,严绳孙的反理学、反皇权的思想更加发扬光大,使《红楼梦》更加具有反清的强烈色彩。
严绳孙为何要用曹雪芹这个化名?在严绳孙增删《红楼梦》的初始阶段,曹寅参与其中,他组织严绳孙、尤侗等人以他的名义增删《红楼梦》。曹寅与康熙皇帝关系密切,写上曹雪樵的名字还是不好,出于对曹寅的敬重,严绳孙就改“樵”为“芹”化名曹雪芹,使当时见到《红楼梦》抄本的人,知道可能是曹寅参与创作的《红楼梦》,但又不能确定就是他。这一名字,骗过了从乾隆朝开始到目前为止的许多红学研究者,使他们产生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曹雪芹是曹家人,实际《红楼梦》的增删者曹雪芹并不是曹家人。把“红学”变成“曹学”来研究是不正确的。庚辰本《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批语中有“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的表露,可知严绳孙和批书人感到写朋友的家事有自相杀戮之嫌。为悼明反清乃不得已为之。
严绳孙甲戌本是一个定稿本,它有只有定稿后才有的“凡例”。而且脂批中经常用“下半部”“上半部”称呼《石头记》,可见全书已完稿。凡例中也有“通部”及“全书”字样,也可证严绳孙已经完成《石头记》的增删工作。根据有关后三十回的批语,我们知道严绳孙的《石头记》,全书为一百一十回。
著作
严绳孙以善诗闻名,对于诗的创作,讲求"发乎情",追求言有尽但意无穷的境界。著有《秋水集》,画有《老树寒鸦图》、《江村草堂图》等。
家庭
娶妻王氏,是中宪大夫福州府知事的女儿。有子三人:严沆曾、严泓曾及严溶曾。
评价
清朝诗人朱彝尊在严绳孙的墓志铭中写到:“君为文无定格,不屑蹈袭前人,适如其意而止。诗篇冲融恬易,鲜矫激之言。”
参考文献
- ↑ 《清稗类钞·卷五十九》:严绳孙自陈疾不能试 严绳孙为康熙宏博大科四布衣之一,方被荐,贻书京师达官曰:“闻荐举滥及贱名,某虽愚,自幼不希无妄之福,今行老矣,无论试而见黜,为不知者所姗笑,即不尔,去就当何从哉?窃谓尧舜在上,而欲全草泽之身以没馀齿,讵有不得?惟幸加保护耳。”时有司奉诏敦趣,引疾,不许。既抵京,赴吏部,自陈疾不能应试状,至再四,终不允。御试之日,发题赋诗各一首,严仅赋《省耕诗》一首而出,冀被放也。圣祖素谂其姓字,谕阁臣曰:“史局不可无此人。”仍用翰林。绳孙,字荪友。
- ↑ 《清稗类钞·卷五十九》:严绳孙拂袖遽归 严绳孙在职五年,尝侍宴保和殿,和圣制《升平嘉䜩》诗称旨,特命撤御前金盘枣脯以赐。又从容语左右:“严某好人,中外皆知。”时论谓旦夕当大用,而严竟拂袖遽归。
- ↑ 《清史稿·卷484》:严绳孙,字荪友,无锡人,明尚书一鹏孙。六岁能作擘窠大书。试日,目疾作,第赋一诗,亦授检讨,撰明史隐逸传。典试江西,寻迁中允,假归。有秋水集。子泓曾,亦善画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