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第六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上海市第六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坐落於浦東大道民生路口,創建於1989 年,是一所隨着浦東開放而成長起來的新校。 學校屬公立學校事業單位。2004 年 9月,新區對基層學校進行形態布局調整,七號橋小學與六師二附小合而為一。合併後,分為東(原七號橋)西(原二附小)兩校。目前,東西校占地面積共 11178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999平方米,在校學生1152人,教學班 36個。

辦學條件

教育教學設施[1]、設備齊全,初步建立起了一個輔助教育、教研、教學的校園網絡系統。已建立起進行現代化技術教育必需的多媒體教室、學生微機房、閉路電視系統,還建立了一個供教師從事信息網絡研究、多媒體課件製作的學校微機技術處理中心。 學校以課程教材改革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策略轉變為中心,以教育科研為抓手,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從學生需求出發,主動、積極而又全面地實施素質教育,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高度認可[2]。、社會認可、政府認可 , 辦學高水平、教師高素質、學生高質量、學校高效益的特色學校。

全校教職工 118人,在編教師 100人,任職資格符合率 100%。其中研究生 1人,本科畢業生 32人,大專畢業 53人 , 中專或高中 14人,高一層次學歷達標 86%。教師中,區級學科帶頭人 1人,區級骨幹教師 6人,區級學科中心組教師 5人,校級骨幹教師 37人,占教師總人數 44%。

辦學特色

學校近三年辦學總目標: 建構個性鮮明而又體現時代特徵的學校文化,最終實現學校教育的積極持續和協調發展,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充分的、基本均衡的教育機會和高質的教育服務。

一個健康的體魄(會游泳),兩張跨世紀的通行證(計算機、英語),三個好形象(在校是個好少年, 在家是個好孩子,在社會上是個好公民)是學校辦學的具體育人目標。

學校運用計算機輔助管理,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開發研製英語、數學光盤系列。軟件評比及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連續 2 年獲得市、全國級大獎。 1998 年,學校被列為全國現代化教育技術研究實驗學校。兩校合併後,學校實現了東西校區校園網交互軟件統一管理, 建立 40 多套多媒體教室(實物投影、背投、計算機), 學校 計算機校園網趨向成熟。學生的網絡化校園文化活動日益豐富。以「童年夢網」為核心的基於網絡環境下的學生活動的開展,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來獲得親身體驗,產生積極情感,以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系列網絡活動吸引了眾多學生的參與,校園網絡文化因此擁有了生命的活力。

長期以來,學校十分注重英語教學,在師資隊伍的培養,課程的設置,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及英語學習氛圍的營造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學校 積極鼓勵、支持教師參與專業進修和學術交流活動,其中英語教師先後赴加拿大培訓,拓寬了教師學科視野,培養國際意識,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2001 年學校被授予浦東新區雙語教學實驗學校的稱號。 2007 年, 英語教研組獲浦東新區「共青團號」。

學校自 1989 年起創辦 「 家長學校 」 ,開展家庭教育系列指導的研究,科研論文分別在區、市和全國獲獎, 1998 年學校被評為浦東新區優秀家長學校,上海市優秀家長學校, 1999 年被列為上海市小學心理教育實驗學校。 2005 年榮獲「浦東新區優秀學習型家庭工作指導站」稱號。 2007年, 學校被評為新區十佳優秀家長學校。

學校的德育工作也是獨樹一幟。 學校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鞏固並拓展德育特色品牌陣地的建設, 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關注現代教育內容,結合時事新聞等傳播,擴展校內、外教育基地。先後 接待了來自中國教育學會、日中科學技術文化交流中心、英孚教育集團、上海日本人學校師生等團體來校交流聯誼。 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受到教育,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教師自主工作意識和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 學校在 保障德育互動信息交流暢通的同時,有組織、有制度、有計劃、有措施地實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發揮整體育人功能, 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修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