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会议)原图链接来自 上海交通大学 的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的学院之一。学院发展始终与民族兴衰、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在时代洪流中铿锵前行、弦歌不辍。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7年,交通大学开中国之先河成立铁道科,6年后定名为土木科。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的需求,1943年,交通大学成立造船工程系;1958年创建工程力学系[1]; 1985年,恢复建立土木建筑工程系;1992年成立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1997年成立国际航运系(今交通运输工程系),并成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0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与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合并组建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师资概况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多年以来,船建学院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战略地位,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不仅有一批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名师,更有众多出类拔萃、富于创新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和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始终活跃在学科前沿,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全院现有教职工300余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中组部入选者6名、中组部“外专”入选者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中组部“青年”入选者6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 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 名、上海市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3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3名、上海市入选者5名、上海市“曙光计划”入选者3名、上海市“晨光计划”入选者3名、上海市“浦江计划”入选者13 名。

教科成果

1979年至今 ,学院教师共获得各类国家级科技奖励4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1项。所得研究成果覆盖了船海工程、力学、土木和国际航运等相关领域关键性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突破了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发展了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工程重大装备,包括船舶、平台、潜水器等;开展了全生命周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新概念研究,其范围涵盖从海面到海底的整个海洋空间;解决了跨介质过程通气减载关键技术,为国防重大装备项目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发展了不同尺度近岸波浪传播数学模型,为近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海啸预警提供了基础水动力学分析手段;开展了大变形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研究和接触碰撞动力学研究,解决了航天器开展和碰撞动力学关键问题;针对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及其科学问题,形成了软土深大基坑工程安全与环境控制新技术,并成功应用与重大工程建设;建立了饱和土中桩基动力响应的解析解体系和高效算法模型,为饱和软土地区桩基设计施工和地铁高铁的环境振动控制提供理论方法,并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国金中心等重大项目的桩基设计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在交通规划的实际应用中,我院交通研究中心“交通系统工程”课题组对现有的基于起点的交通分配算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析,在研发设计更加高效的新型算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毕业典礼讲话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生代表发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