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坟小记(李恩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坟小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上坟小记》中国当代作家李恩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上坟小记

昨天,大哥来电,说是让我周日回家上坟,哦,不觉又快到清明节了,挂了电话,我不由心潮起伏,思绪飘飞。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我的故乡,人们向来看重这个节日,为准备一应祭祀用品,得提前忙乎好几天。到上坟这一天,得带上凉面条、菠菜拌豆腐、剥了皮的煮鸡蛋、冥纸、香烛等等,全家出动,肩扛手提,到了祖坟前,先齐刷刷地双膝下跪,再摆放祭品,烧纸,焚香,奠酒,最后叩头行礼,然后大人们手持铁锨在坟茔四周刨个坑,埋进去些许豆芽,再折几枝柏树叶,揪几把麦苗,带回家要插在大门两侧,小孩子们则大呼小叫,忙乎着插小旗,滚“枣蛋馍”,把纸剪的小旗子插在坟头上,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相传阴间要在清明节开大会,没有子嗣的不能参加,因此赴会者必须举着子孙的小旗子方能入场。

打记事起,每年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时节,清明节前的一个礼拜天,我都会跟随大人们去上坟,一路上我与弟妹们欢呼雀跃,蹦蹦跳跳,真个比赶庙会还兴奋,因为上过坟就可以品尝向往已久的枣蛋馍了,成年后我才知道上坟吃枣蛋馍的由来。古时侯,为了纪念介子推,人们特制一种食物用来祭祀他,因为介公是被火烧死的,便把馒头扔进火里去烤,但这东西实在难以下咽,于是便“发明”了枣蛋馍,把鸡蛋、枣儿、核桃、柿饼等好吃的东西拌在一起,外面裹上一层夹着花椒叶和芝麻的油面,抟成团,然后放在土炉子中烘烤一阵,皮薄馅多,外焦里嫩的枣蛋馍就出炉了。上坟时候,手持圆溜溜的枣蛋馍,在坟茔上滚上几个来回,然后立马掰开来享用,吃过之后,就算得到先人的祝福了。幼时嘴馋,懵懂无知,哪里顾得上什么寄托哀思,上坟对我而言,最大的诱惑便是那香甜美味的枣蛋馍了。

岁月沧桑,时光如流,年年上坟,一年又一年。上坟的祭品,礼仪一成不变,变的是祖坟里的墓冢由少到多,家族里的长辈们先后作古;变的是一块儿上坟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变得是上坟的那份心情,由轻松自在到悲悲切切。

早先是我们整个家族的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去祭祀共同的先祖,后来因故各自为政分散行动了。姑妈可是每年都与我们一块儿上坟的,年过七旬后仍风雨无阻,还在我爷爷奶奶的坟前长跪不起,哀哀的哭泣声在山坳间久久地回荡。只是近几年,姑妈体弱多病而又糊涂健忘,无法亲临,只能由表哥代劳了。

而我本人呢,多年来,因种种原因偶尔会耽误上坟,自从父亲谢世后,我可是不敢缺席了,因为我知道,民间有三个所谓的“冥节”,清明节、七月半与十月朔,别人在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还给逝者烧纸呢,我要是清明节再不去父亲坟前凭吊祭拜,真是愧为人子,数典忘祖了。我常常会在坟前插上一根燃着的香烟,久坐无语,父亲一生嗜好吸烟,透过袅袅烟雾,我仿佛又看到父亲咂摸着香烟,苍老多皱的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1]

作者简介

李恩虎,夏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运城市作协理事,夏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