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原名《三因极一病论粹》,现在通行书名为《宋志》所载,简称《三因论》。以病因分类的综合性医书。原书6卷,今通行本为18卷,约23万字。陈言撰于淳熙元年(1174)。本书今存南宋刻配元麻沙复刻本、元刻本、清《四库全》本等多种。1957、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两次铅印。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陈氏继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之后,根据张仲景有关病因学说,进一步分疾病病因为3种,即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饮食饥饱、虫兽所伤、金疮跌损等)。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概括本书的中心思想;书名所以称作“三因极一”者,是取“分别三因,归于一治”之意。卷1为脉证总论,重点阐述了26种脉象形状及其所主病;对五脏本脉、六腑本脉、病脉、传变脉等亦详加论述。卷2—18分别对伤寒、温热病及内、外、妇、儿、口齿咽喉各种杂病的脉因证治方面,作了翔实地论证,每论述一证均以“三因”为基准详加分析,提出治疗方药。全书类分180门,辑医方1500余首,有些医方是宋以前方书所不录,故尤为后世所重视。本书选方多源于临床实践,见地独到,如对苏轼所传之圣散子方,通过临床再实践对其“治伤寒诸症”之说提出异议,独谓其方是“治寒疫所不废”,对后世有所启迪。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文词典雅,而理致简该,非他家俚鄙冗杂之比”。本书除论证准确和治疗方剂精要之外,“三因说”的创用,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因唐宋以降,随着与外国医药的交往增多,道家释家学说相互渗透,当时对病因的解释比较纷乱,《三因论》学说内容具体,符合临床实际,是病因学的一大进步。

作者简介

陈言,字年择,南宋医学家,浙江青田人。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

视频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相关视频

《引书》、《导引图》及诸病源候论
4、《诸病源候论》对导引法的医疗运用

参考文献

  1.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2.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