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宝方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七宝方糕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文名 :七宝方糕

来 历 :范仲淹有不解之缘

产地 :上海七宝寺

七宝方糕上海最有名的汉族土产糕类小吃,它因产于七宝寺而得名。

数千年来,中餐[1]积累了精湛的烹调技艺,仅烹调的操作方法就有近百种,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风味各异的菜系和品种[2]

食品特点

正宗的七宝方糕产于上海七宝寺,它算得上是上海最有名的土产小吃了。5元就可以买大大一块。糯米做的外皮,咬一口,甜甜糯糯的,豆沙馅甜得恰到好处,一点也不粘牙。说起方糕并非只是一种糕点,只是外皮都是糯米,但是里面的馅料却有很多种,芝麻、豆沙、枣泥、赤豆还有桂花,我尤爱桂花和豆沙的。

食品来历

七宝方糕的来历与我国著名的文人范仲淹有不解之缘。据说,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候家境贫寒,一日三餐全是粥。每到冬夜读书,他就把粥盛在盘子里冻结,然后割成一块一块的,肚子饿了就吃上一块。他的同窗好友石海卿知道此事后,便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制作方法,做成了糯米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举,他们给方糕取名叫“白软糕”。现在的七宝方糕就是由此流传下来的,有祝愿高升的寓意。有诗说得好:“人心有多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

著名风景

七宝寺,是上海七宝镇的著名风景区,七宝镇“因寺得名”史料称:“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在张泽舍宅拓寺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当时的“七宝教寺”有“郡东第一刹”之称,它占地60亩,寺河6亩,整座寺庙绿水环抱,红墙琉瓦,晨钟暮鼓,香烟燎绕,景色十分优美。吸引了方圆百里的人到七宝教寺进香,由此香客信徒,文人雅士在这里烧香拜佛,吟诗作画,为七宝教寺的香火繁茂,人来人往,形成了人气很旺的局面。而集镇形态模式在七宝教寺外围形成,元末明初七宝镇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当时的七宝镇“居民繁庶,商贾骈集,文儒辈出,盖邑之巨镇。”蒲汇塘两岸的地区,因“七宝教寺”而得名“七宝镇”。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有名望的集镇和城市都和宗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南翔,龙华,法华,真如等,都是因寺得名。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古代的城镇发展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有些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指出:城市规划在初始阶段一受宗教影响,二受经济影响。七宝镇的形成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