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个明朝中年男的野望(王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个明朝中年男的野望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一个明朝中年男的野望》中国当代作家王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个明朝中年男的野望

书中的历史,发现所有书上的人物并不仅仅是那个印象中脸谱化的简单形象,而是一个个与我们平常百姓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生命体。翻开明史专著《万历十五年》,能真切地看到一个个中年男人努力向上的身影,鲜活有力。

《万历十五年》提供了一个维度多元的王朝众生相,层层堆叠的历史细节,娓娓道来的人事变迁让人看得兴味盎然。从高高在上又无力扭转局面的万历皇帝,到表里不一又机关算尽的上下官僚,都没有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活生生地出现在一个个复杂纠结的现实困境中,竭尽全力地趋利避害,为自己也为国家拿出最优解。

书中细腻的笔触和全景式的描述,让一些本来不那么耀眼的人物跃然纸上,过目难忘,尤其是首辅申时行。相比于“改革担当张居正”和“两袖清风代言人海瑞”,他是个没有太多故事属性和人设光环的明朝官员。但是,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人生经历背后,书中尽是关于申时行在官场左右腾挪,上下求索的努力尝试的描述,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却让作为读者的我切实感受到一个中年男人在复杂的时局中与命运周旋的不易。

凭借勤奋和时运,申时行从考场到官场一路畅通, 用十多年的时间就从状元郎一路升迁,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官场历练让他清楚地知道,“大明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所以成为首辅后,他不但没有号令天下,反而愈加内敛务实,兢兢业业地恪守着为官的本分,小心翼翼地推动着国策民生,既不纠结过往的功过,也不急于确立未来的方向,而是着眼聚集于当下的国家治理,成为一个富有现实感并懂得为臣之道的官员。

治天下,先要得人心;得人心,需要稳预期。“要影响全体文官,申时行必须首先提供自己的诚意。他宁可被认为是和事老,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仍坚持调剂折衷的原则。”所以,即使心里早已有了心仪的干将人选,申时行在任期间也仍力主人事任免的平顺,让大小官员各安其位,尤其是吏部、都察院、翰林院等核心部门都维持了人员稳定。这看似保守稳妥的行事风格其实是官员更迭期间最有效力的心理良药,因为这样既稳固了一众同僚的情绪,又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还增强了全国上下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为之后施政打造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心理预期。

另外,申时行对于“经筵”的维护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务实与勤勉,以及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敏锐洞察。经筵是有一定资格阅历的官员给皇帝讲典训诂的庄严课堂,是一种既拖沓冗长,又呆板枯燥的繁文缛节。按常理作为曾担任过先皇讲官,现在又是经筵监督者的他可能早已厌倦不已,也有足够的权限将其废除,但他“仍然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地维护这个传统节目。”因为他深知,打破过去等同于打破所有官僚内心脆弱的平静,要想让大家平缓地接受他的执政理念,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调整和些许的改良。所以,在现实[情况]]面前申时行选择了延续传统,通过隐忍的政治智慧达到保全大局,逐步改革的目标。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谨小慎微,做任何事情前都权衡再三,敢于牺牲自我意志的中年男人,很好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撑起了明朝相当一段时间的太平时代。申时行不是没有英雄气概,也不是不想名垂青史,他只是个深谙经营人心之道,脚踏实地工作的上进好中年。[1]

作者简介

王双,山东青岛人,文学爱好者,教育从业者,心理咨询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