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

圖片來源

《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

(火垂るの墓),為日本小說家野坂昭如以自身在二次大戰的體驗為題材,所創作出帶有半自傳性質的小說。

《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是吉卜力工作室改編自野坂昭如的《螢火蟲之墓》小說、由高畑勳擔任監督而製成的動畫作品。[1]

《螢火蟲之墓》講述二戰時期的日本,14歲的清太和4歲的節子因而相依為命。在物資缺乏的年代,人人自危,他們兄妹倆卻展現出堅強的個性,如螢火蟲般燃燒了短暫的生命!!不是刻意著墨在戰爭與反戰的觀點,只是平淡地描述著一對兄妹在戰爭時期如何掙扎生存、又是如何守護自己的日常,短短89分鐘,安靜卻又深刻,感受著生命微弱的光芒。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秉承了高畑勳“通過電影來探究現代生活的立場”

1967年,下半期獲第58屆直木賞。

1988年,《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上映。[2]

2005年、2008年,分別改編成電視劇電影

劇情簡介

《螢火蟲之墓》

圖片來源

二戰大戰時的日本神戶,被B29戰機連續轟炸,主角清太家也不能倖免,母親在逃難中因走避不及被炸傷至死。之後清太便和節子兩人投靠到鄰居家中,後來因物資短缺,在鄰居阿姨的強迫下將母親留下的和服拿去換食物,節子見狀嚎啕大哭,但清太只能捺著性子安慰節子與自己。寄人籬下的生活讓清太和節子覺得不快樂,因此,他們便到近郊湖畔的防空洞中展開新的生活。[3]

一晚,清太收集許多螢火蟲和節子在洞內共享短暫溫暖時光……但隔天螢火蟲便全死掉了,節子為牠們立墓,此時清太才得知原來節子早就得知母親已死的事。物資短缺愈來愈嚴重,每當節子因肚子餓哭鬧時,清太便用水果糖安撫節子,可是他們卻不願投靠親戚,於是清太為了節子便幹起偷竊農地糧食的犯罪行為。由於防空洞的環境髒亂,節子便開始出現營養不良與濕疹等症狀,不但日漸消瘦還多次暈倒在地。 某天,清太到銀行取款時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也驚覺父親早已陣亡。

回到防空洞後,他發覺節子躺著以彈珠為食,於是他把買來的新鮮西瓜切開讓節子握在手上吃。沒想到清太去煮飯時,節子卻一覺不醒了。清太抱著節子,墮入與節子生活的回憶中。隔天,清太將節子火化,並將她的骨灰放進水果糖罐中。不久後,清太在三之宮門站的柱子旁過逝,其身旁還留有放著節子骨灰的水果糖罐。

在絕望中堅守希望,即便那只是謊言

《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

圖片來源

只有十四歲的清太,眼睜睜看著母親因燒傷而痛苦不已、父親因戰爭而杳無音訊,容身之處早已被炸毀,只留下四歲的妹妹,無助與慌張溢滿心頭,卻只能壓抑著這樣的情緒,不說、不提,盼著情緒能自己找到出口。

即便發生了這些事情,清太從未哭泣;對於在當時生活在軍官家庭中,習慣優渥日子的他與節子輾轉住進阿姨家,冷嘲熱諷與酸言苦語交替著,不適應與憤慨的情緒拉到最高點,兩人憤而遠離人群住進偏山中,即使到這刻,清太也仍然不多將情緒表露出來;直到為螢火蟲蓋上墳墓,節子透露出自己早已得知母親離世的訊息,清太再也無法壓抑自己的情緒,潰堤不已。[4]

不說出口,或許是為了讓自己能有一絲的期盼與慰藉,用謊言欺騙自己,母親仍未逝世,還在醫院養病,兩人終有一天也能盼得父親回來,全家團聚的時刻,這樣才能讓自己擁有繼續行走下去的動力;謊言似乎是一種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的防衛本能,為了能夠繼續平靜的日常,只能靠著謊言來守護一切,真相過於殘忍與痛苦,飽受傷害的心靈,早已不堪負荷。

影評

“我並不是僅僅講戰爭的悲慘,而是希望觀眾能聯想到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找出現代社會中孩子們異化的癥結所在”。高畑勳如此說道。

《螢》的宣傳用語“為生存而思考”那樣,高畑勳帶著對於日本現代社會的思考塑造出具有現代日本青少年特徵的角色並將他們置於蕭條、破敗、殘酷的社會情景當中展現出人性、生存、個體等重大命題從而完成了時代的追問。[5][6][7]

視頻

螢火蟲之墓 2014 MV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