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吴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Slf讨论 | 贡献2019年11月6日 (三) 08:40的版本 (removed Category:理学家; added Category:儒家人物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澄(1249年-1333年),字幼清,晚称伯清,号草庐,抚州崇仁(江西崇仁咸口)人。宋元之际学者、理学家。

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

高祖吴晔,祖父吴择,父亲吴枢。出生在南宋末年,自幼聪敏,勤奋好学。“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为朱熹四传弟子。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作《道统图并叙》。元大德末年除江西儒学副提举,官至国子监、翰林学士,为学主张折衷朱、陆两派,近于朱派[1]。他认为“理在其中,原不想离”;而理是气的主宰,认为学至要在于心,学必以德性为本,并推崇朱熹的“格物”、“诚意”之说。元泰定初年任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曾校定《皇极经世书》、《老子》、《庄子》、《太玄经》、《乐律》、《八阵图》、《葬书》等。元统元年因病逝世。死后赠官为江西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为临川郡公。谥文正。一生教学长达六十馀年,桃李满天下,与长沙郡别驾刘安仁交情甚厚。“所居草屋数间,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为草庐先生”。

吴澄以理学的哲学思辩来思考文学问题,使其诗文理论颇具理性思辩色彩,因而也独具特色和价值。他又是有一定影响的文章家和诗人,其诗文创作取得了较高成就[2]。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 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有为《州县提纲》作序。

参考资料

  1. 全祖望说:“草庐出于双峰(饶鲁),固朱学也,其后亦兼主陆学”;“然草庐之著书,则终近乎朱”。(《宋元学案》卷92)
  2. 查洪德. 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 中华书局. 2005. ISBN 978-7-101-04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