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精确制导武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Xfd讨论 | 贡献2022年12月12日 (一) 17:35的版本 (新条目)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精确制导武器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 精确制导武器

外文名: Precision Guide Weapon

起源于: 20世纪70年代

特点: 命中精度高 作战效能高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高精度制导系统,直接命中概率很高的导弹、制导炮弹和制导炸弹等武器的统称。通常采用非核弹头,用于打击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指挥控制通信中心、桥梁和武器库等点目标。[1]

简介

世界上第一枚初级制导的巡航导弹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研制成功的V-1型导弹。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炸弹。由于它具有精确的制导装置,在战场上取得了惊人的作战效果,因而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我军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主要包括精确制导导弹、制导炮弹、制导地雷等。 直接命中指制导武器的圆概率误差(也叫圆公算偏差,表示符号CEP,即英文Circular Error,Probable的缩写)小于该武器弹头的杀伤半径。

1972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激光电视制导炸弹,作战效能约比无制导武器高百倍,西方称之为"灵巧炸弹"。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的苏制雷达制导SA-6地空导弹和有线制导AT-3反坦克导弹,以色列使用的美制电视制导的"小牛"空地导弹和有线制导"陶"式反坦克导弹,作战效果引人注目。自1974年以后,西方军事界把这些导弹和制导炸弹统称为"精确制导武器"或"精确制导弹药",西方国家为抵消苏联在坦克、装甲车、飞机等武器装备上的数量优势,非常重视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美国装备的电视和激光制导炸弹, 命中目标的圆公算偏差均已减小到2米左右。1981年装备的"铜斑蛇"激光制导反坦克炮弹,由155毫米口径榴弹炮发射,最大射程17公里,直接命中概率达80%以上。

随着光电器件、微波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和信息处理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相继制成了各种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制导系统。它们可装在弹体很小的导弹、炮弹和炸弹上,使打击面目标的无制导弹药变为能攻击点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制导方式,已采用的有:有线指令制导、电视制导、红外制导、激光制导和微波雷达制导等。射程较远的则通常采用复合制导,先用精度较低的制导系统把武器引导到目标附近,后用高精度末制导系统引向目标。80年代初使用的精确制导系统,在全天候、自主寻的制导、抗干扰能力和制导精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今后将在改进现有制导系统的同时,发展综合性能较完善的由红外成像、毫米波和合成孔径雷达探测器等构成的制导系统。精确制导武器武器的发展,对未来战争的战略、战术运用,武器系统的发展和装备体制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点

作战特点

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条:

1、命中精度高。2、作战效能高。3、射程远。4、作战效费比高。

直接命中概率高,这是精确制导武器名称的根本由来,也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基本的特征。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概率可达80%以上,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其圆概率偏差约在2米以内。如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在100千米外向伊拉克的一个水电站发射了两枚"斯拉姆"空对地导弹,结果是两枚导弹先后从同一个洞穿入发电厂,彻底摧毁了目标。已经出现了完全依靠弹体的动能直接撞毁目标而根本就不需要装药战斗部的精确制导武器。例如,英国宇航公司研制的高速防空导弹,其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导弹没有爆破战斗部,它靠弹体高速飞行的动能来击毁目标。

自主制导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毫米波制导系统、红外探测器以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的采用,精确制导武器不仅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而且还通常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自主制导能力,它可完全依靠弹上的制导系统独立自主地捕捉、跟踪和击中目标,不需要人工或其它辅助设备进行干预。例如,美国的"黄蜂"空对地导弹,由于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智能化特征。它可在复杂的地物背景中鉴别出是否是要攻击的目标。如果不是,则继续搜索目标;如果是,则作进一步信号分析,鉴别和判断所探测目标是真实目标还是背景或假目标。如果不是真目标,弹上探测器便重新进行目标搜索;如果确认是真目标,则进一步判断目标是否处在战斗部杀伤范围内。如果是在杀伤范围之内,则自动估算出最佳爆炸高度,将战斗部引爆,从坦克顶部将其击毁;如果不在杀伤范围之内,则继续对目标进行锁定跟踪,直到进入有效杀伤范围为止。如果发现有两枚以上导弹同时跟踪同一个目标时,后面跟踪的导弹就立即自动离开,探测器重新进行目标搜索、捕获、跟踪和攻击新的目标。

作战效能好

精确制导武器虽然技术较一般武器复杂,制造成本高,但由于精确制导武器具有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因而它的作战效能好、经济效益高。同无制导的武器相比,精确制导武器在完成同一作战任务时,其弹药消耗量小,所需作战费用远远低于常规弹药。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仅用一枚价值25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就击沉英国海军一艘造价近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此仗阿军不仅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且在经济上的效益也十分可观。

发展趋势

当前,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几乎融入了当今信息时代所有最新的科学技术, 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发展成果。世界一些地区的武装冲突 中几乎到处都有精确制导武器的身影,它正在将人类战争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精确制导武器并没有发展到顶峰,主要军事大国都在总结经验教训,力争进一步改进。

系列化

精确制导使用上的系列化,如反坦克导弹形成了近程单兵携带型和中、远程车载式及机载型体系。美军"空地一体"的空中反装甲作战中安 排了三个梯次的火力:4公里以内用 A H- I S"眼镜蛇"直升机发射陶式导弹; 5公里左右用 A H-64"阿帕奇"直升机发射"海尔法"导弹;距离远时由空军的 A-10攻击机发射"小牛"导弹。其二是同类精确制导武器的系列化,如防空导 弹已经形成了便携式、低空近程、中高空远程的系列。其三是精确制导武器自身 形成了不同型号的家族系列,如美军"宝石路"空地炸弹的导引头已经发展了三 代,空军的"响尾蛇"导弹发展改进了11个型号,"小牛"发展了7个型号,并广 泛采用了电视、激光、红外三种制导技术。

智能化

其实,的精确制导武器仍不如想像得高,只有50%-60%命中率 ,而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后情况便大不相同了。主要做法是:(1)红外探测方式从点源探测向成像探测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提高目标探测的精度;(2)探测元件从 单元向多元方向发展;(3)采用多种制导头,以对付不同目标或者软件可调,以适应打击不同目标的需要;(4)采用复合制导技术;(5)信号处理电路由模拟式向数字化处理方向发展。

精确制导武器远程化

国外市场正在发展各种远射程的精确制导武器,目的之一便 是提高发射平台的生存概率。如美军正在研制"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并计划 将现有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ATACMS)的射程提高到150至250公里, 同时改进现有的"战斧"巡航导弹,增加射程,并采用GPS辅助制导等。其他 国家正在研制的防区外发射武器有:以色列的RAFACPOPERY(HAVENAP)导弹,射程100公里;法国射程为150公里的 A P A C H E子弹药散布器等。

隐身化

为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的突防能力,隐身化是重要途径,如美国正在 研制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和"三军防区外攻击导弹"(TSSAM)等。然而,法国专家等认为,提高精确制导武器突防能力,与其花很大力 量研究隐身措施,还不如采用现有的超音速攻击,使对方防御系统来不及反应, 同样可以达到提高生存能力的目的。因此,提高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速度也成为一 大发展方向。

通用化

对一种导弹进行改进,使其适应其他各种作战任务需要。当前通用 化的渠道至少有3种:将精确制导某个分子系统改装成按模块化制导,如美"陆军 战术导弹系统"( ATACMS)为攻击不同目标,可以携带反装甲、攻击硬目标、反跑道弹头、地雷、反软目标弹药等几种弹头中的任何一种;将一种导弹经 过改造满足另一种作战任务要求。如美"麻雀"空空导弹,经过加装高度表,改造弹翼,重新设计发射装置,就成了"海麻雀"航空导弹;同一种导弹经改进后 可由不同平台搭载,但仍完成同一种任务。例如"飞鱼"导弹和"战斧"巡航导 弹均可航载,也可以由潜艇发射。大批导弹经改进后,战斗力水平均产生了新的飞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