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XND讨论 | 贡献2021年9月17日 (五) 01:15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廈門破獄鬥爭舊址'''<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图片来自itsfun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73号。旧址是厦门大劫狱事件的发生地,小说《小城春秋》即以此事件创作。1982年旧址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列为福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现为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2]、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

前身

清道光《厦门志》载清廷设厦防同知署在城外厦门港鸿山寺东,是康熙二十五年“移泉州海防同知驻厦门”所建。乾隆三十年(1765年)同知黄彬建监狱十四间,“以禁台递人犯”。民国时厦门市区地图则将此处标记为“厅署”[3]及“思明县衙门”。1912年划同安县嘉禾里思明县始称此机构为“思明监狱”。现在旧址内仍存一方民国五年所立的“思明县建筑监狱碑”。

越狱经过

四一二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右派在全国范围内对共产党人实施镇压。从此国共两党走向对立。1930年3月18日,反帝大同盟在厦门中山公园召开纪念北京惨案大会(即三一八事件),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开会时,中共厦门市委书籍刘瑞生等五人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关押于思明监狱。此前在思明监狱关押的“政治犯”达三十多人。

1930年3月底开始,中共福建省委经过多次研究决定组织力量进行武装劫狱,指定省委书记罗明、军委书记王海萍,组织部长谢汉秋(即谢景德)、军委秘书陶铸和团省委书记王德共5人组成破监委员会。1930年5月25日上午9时劫狱开始,由陶铸带队。20分钟后破狱成功,成功营救出40多为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4]。出狱的共产党员即从厦门港乘船离开厦门岛,共产党一方无一人伤亡。先经鼓浪屿随后向东到达同安(今属翔安区)的彭厝珩厝

后世影响

破狱事件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的媒体诸如厦门《江声报》、上海《申报》等均对此事进行报道。解放后、厦门作家高云览以此为素材,加工创作了长篇小说《小城春秋》,使破狱事件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结构

旧址今存民国时期监牢三座、刑讯室一座,周边建有高4米的砖砌围墙,狱区占地面积近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3平方米一说总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监牢单层,砖、石、木结构,密梁双折坡布瓦顶平屋[5][4]

参考文献

  1. 厦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中国厦门. www.xm.gov.cn. 
  2. 厦门3个点入选--中国厦门. www.xm.gov.cn. [2021-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8). 
  3. 厦门城市全图 (地图). 全闽新日报社. 民国己未 (1919). 
  4. 4.0 4.1 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厦门市志 第四册. 方志出版社. 2004: 3204. ISBN 9787801920263. 
  5. 罗才福、何丙仲、陈志铭. 厦门文物志. 文物出版社. 2003. ISBN 750101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