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似峨岩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Dymh讨论 | 贡献2021年7月31日 (六) 18:0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似峨岩螺</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bkimg.cdn.bcebo…”)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似峨岩螺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学名:似峨岩螺

拉丁学名:Thais buccinea

界:动物界

纲:腹足纲

科:骨螺科

分布区域:中国东北海域

似峨岩螺:此标本外形很像旋螺及峨螺 1999年大里虾厂采集,孙志良鉴定。 [1]

基本信息

名称: 似峨岩螺 学名: Thais buccinea 贝类动物、腹足纲、骨螺科

产地:

东北海域

栖地:

底栖

尺寸:

4 cm

外形特征

贝壳近乎椭圆形,螺塔小,螺旋部中等大小,体螺层膨大。壳表密生深褐色螺肋,肩部具有尖锐的瘤状突。最先的螺层为稍有规则的螺旋,而以后的螺层逐渐松散开来。螺管(螺层)的肩部有沟状构造,或小孔排列。壳表面通常具雕刻饰、结节突起。壳口卵圆形,厣角质,多旋。

岩螺包括数个属,其形状极不相同,壳表变化也大,但色彩大多呈褐色和黄色。贝壳坚实,有一角质口盖。食肉性动物,有些岩螺横行于牡蛎床;盛产于温暖海域。

这类岩螺种类少,螺壳厚,体层大,壳表具有结节。外唇的内侧缘有发达的齿;壳口常被轴唇褶而缩小。栖息于印度太平洋海域的珊瑚礁间,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习性环境

浅海珊瑚礁、岩石底,低潮线以下。被叫做岩螺的物种也并不都生活在潮间带或者浅水带,比如白皱岩螺可以生活在水深100-250米的地方,我国东海的拖网船经常有捕获。

参考来源

  1. 似峨岩螺,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