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卫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LXY2019讨论 | 贡献2021年1月24日 (日) 00:5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1d9e1b73caf14cdabac09aa425ce5e87.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9/1d9e1b73caf14cdabac09aa425ce5e87.jpeg 原图链接] [h…”)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卫操(?—310年)年,字德元,代人。年少时旷达任侠,有才能,有韬略。官至右将军,封为定襄侯。

  • 卫操在晋征北将军卫瓘军里担任牙门将,数次出使到北魏,自己很愿意联结依附北魏。
  • 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去世后,卫操与侄子卫雄以及自己的宗室乡亲姬澹等十几人,一同前来归顺魏国,劝说桓帝拓跋猗迤和穆帝拓跋猗卢接纳晋人,于是晋人依附北魏的渐渐多了起来。
  • 桓帝拓跋猗迤对他赞赏有加,让他担任辅相,将国家大事交他处理。等到刘渊石勒之乱的时候,卫操劝说桓帝辅助晋朝。
  • 东瀛公司马腾听说后对他很是赞赏,上表为他加封将军的称号。逐渐升迁为右将军,封为定襄侯。桓穆二帝都很重视卫操对他礼待有加。卫操在穆帝三年的时候去世。[1]

基本信息

                姓 名         卫操                 字 号         字德元
                官 职         右将军                 爵 位         封定襄侯
                出生时间         不详                 逝世时间         310年

人物生平

晋征北将军卫瓘以操为牙门将。当魏神元时,颇自结附。及神元崩后,与从子雄及其宗室乡亲姬淡等来归,说桓、穆二帝招纳晋人。桓帝以为辅相,任以国事。及刘、石之乱,桓帝匡助晋室。操稍迁至右将军,封定襄侯。桓帝崩后,操立碑于大邗城南,以颂功德,云“魏,轩辕之苗裔”。言桓、穆二帝“统国御众,威禁大行,国无奸盗,路有颂声。威武所向,下无交兵。

招喻六狄,咸来归诚。奉承晋皇,扞御边疆。王室多难,天网弛纲。豪心远济,靡离其殃。岁翦逆命,奸盗豺狼。永安元年,岁次甲子。奸党犹逆,东西狼歭。敢逼天王,兵甲屡起。怙众肆暴,虐用将士。邺、洛构隙,弃亲求疏。乃招异类,屠各、匈奴。交刃千里,长蛇塞涂。晋道应天,言展良谟。使持节、平北将军、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东嬴公司马腾,才神绝世,规略超远。欲求外救,朝臣莫应。简贤选士,命兹良使。遣参军壶伦、牙门中行嘉、义阳亭侯卫谟、协义亭侯卫?健等,驰奉檄书,至晋阳城”。

又称桓、穆二帝,“心存宸极。辅相二卫,对扬毗翼。操展文谋,雄奋武烈。承命会议,谘论奋发。翼卫内外,镇静四方。志在竭力,奉戴天王。忠恕用晖,外动亦攘。功济方州,勋烈光延。升平之日,纳贡充籓。冯瞻銮盖,步趾三川。有德无禄,大命不延。年三十九,以永兴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寝疾薨殂。背弃华殿,云中名都。国失惠主,哀感欷。悲痛烦冤,载呼载号。远近亲轨,奔赴梓庐。仰诉造化,痛延悲夫!”时晋光熙元年也。

皇兴初,雍州别驾雁门段荣于大邗掘得此碑,文虽非丽,事宜载焉,故略附于传。操以穆帝三年卒。始操所与宗室乡亲入国者,卫勤安乐亭侯,卫崇、卫清并都亭侯,卫沈、段繁并信义将军、都乡侯,王发建武将军、都亭侯,范班折冲将军、广武亭侯,贾庆建武将军、上洛亭侯,贾循都亭侯,李壹关中侯,郭乳关内侯,皆为桓帝所表授也。六修之难,存者多随刘琨任子遵南奔。

卫雄、姬淡、莫含等名皆见碑。雄字世远,淡字世雅,并勇健多计,桓帝并以为将,常随征伐。雄稍迁至左将军、云中侯。淡亦以勇绩著名,桓帝末,至信义将军、楼烦侯。穆帝初,并见委任,卫操卒后,俱为左右辅相。六修之逆,国内大乱,雄、淡并为群情所附,乃与刘遵率乌丸、晋人数万而叛。刘琨闻之,大悦,如平城抚纳之,欲因以灭石勒。后为勒将孔长所灭。

人物成就

  • 鲜卑拓跋部开始强盛。在魏神元帝拓跋力微去世后的咸宁时,卫操带着从子卫雄、同乡姬澹等十几个人来到拓跋氏。卫操向部族首领拓跋猗拖、拓跋猗卢兄弟建言,多招纳晋人。之后,在卫操的影响下,从晋朝赶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拓跋兄弟为表彰卫操的功劳,任命他为辅相,委以国事。卫操也为之尽心尽力,为拓跋鲜卑在国家政权的确立、法律的制定和官吏的设置等方面贡献了才智,从而为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正式确立国家规模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所以,北魏建国后把卫操等人视做第一功臣。《魏书》中,宗室传之后就是《卫操传》。
  • 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刘渊、石勒起兵反晋,卫操劝拓跋猗拖匡助晋室,拓跋猗拖率轻骑数千人救东瀛公司马腾,斩杀反将綦毋豚。司马腾大喜,以晋室的名义封拓跋诏猗拖为大单于,封卫操为右将军。后又封卫操为定襄侯。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拓跋猗拖去世,谥号桓。卫操立碑于大邗城南,以颂其功德。这块碑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为它第一次公开宣称:“魏,轩辕之苗裔。”这为后来拓拨氏入主中原奠定了舆论基础。
  • 魏穆帝拓跋猗卢更加十分器重卫操,对跟随卫操投奔的宗室乡亲,都封授官爵。其中卫雄、姬澹在卫操死后,也都当上了左右辅相,为北魏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物评价

  • 卫操是在魏神元帝拓跋力微去世后,和其他一些晋人来到拓跋部,《魏书》没有记载他们是以何种身份去的,可是他是朝廷官员,应该是被派遣的,他们长期在那里,到桓穆时期,拓跋部被分成三部分时,他们在那里已经是担任辅相,职掌国政,并且让魏穆帝、魏桓王任用和招抚晋人,这些都显示了晋朝在北方草原的行政管辖发展情况。
  • 桓帝在为母亲迁葬时,驻守北方的司马颖司马腾司马颙都分别派遣官员参加,可以看出拓跋三部是分别由三王管辖的。卫操等人都是晋朝忠臣,他们在担任拓跋部辅相同时,是以晋朝官员的身份管理草原事务。代王依附于晋,他们是接受晋朝统辖,这在《魏书》的卫操传记载的碑文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人物专题

史籍记载

  • 《北史 卷二十 列传第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