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郭泰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Jeffrey12358讨论 | 贡献2018年12月20日 (四) 19:44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图片说明

图片来源百度

郭泰祺(1888年12月4日-1952年)[1],字保元,号复初湖北省黄州府广济县(今武穴市)人,中华民国外交官。

生平

北京政府时代的活动

郭泰祺的父亲郭锡谷清朝秀才。1902年(光绪28年),郭泰祺入张之洞创办的新式学堂武昌湖北省五路高等小学堂。后来,郭泰祺的才识获得张之洞器重,1904年(光绪30年)获公费赴美国留学。完成中学教育后,在1908年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11年,获优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同年6月升入大学院。留学期间,还从事记者活动。[2][3]

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见报后,郭泰祺在1912年(民国元年)归国,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外交股长。同年8月,国民党成立,郭泰祺加入。1913年2月,黎元洪就任副总统,郭泰祺作为其英文秘书随行赴北京。1916年(民国5年)6月,随着袁世凯死去,黎元洪升为大总统,郭泰祺任其高等顾问兼外交部参事。1917年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失势,郭泰祺下野。其后,郭泰祺回到湖北省,历任湖北方言学校、武昌国立外语学校、武昌商科大学校长。[4][5][6]

护法军政府的活动

1918年(民国7年),郭泰祺赴广州,加入孙文(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任参事兼外交次长。同年夏,和陈友仁王正廷美国活动,争取美国政府支持护法军政府,但以失败告终。1919年(民国8年)1月,郭泰祺、陈友仁作为护法军政府代表奉派参加巴黎和会。但是,郭泰祺、陈友仁赴美国展开否认北京政府的活动,后来通过其他途径改派王正廷作为护法军代表参加巴黎和会。[7][5][6]

1920年(民国9年)11月25日,孙文改组军政府,郭泰祺任军政府参事兼宣传局局长。翌年5月,孙文就任非常大总统,郭泰祺任总统府参事。1922年(民国11年)4月,调任广东省政务厅厅长。翌年,任外交部次长。1924年(民国13年),任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科的前身)校长。<ref>邵(2000)、99-100页。

国民政府的活动

1927年(民国16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郭泰祺站在蒋介石方面,担任江苏省外交交涉员兼上海政治分会委员。8月,任外交部次长兼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上海办事处国际组主任。其后,郭泰祺参与了西山会议派新桂系汪精卫等反蒋派的活动。1931年(民国21年)12月,中国国民党各派大团结。

1932年(民国21年)1月,汪精卫任行政院长罗文干任外交部长,郭泰祺任外交次长。同月,一·二八事变后的停战交涉中,郭泰祺作为中国方面代表参加,最终缔结上海停战协定。但是,上海的各团体及学生激烈反对该协定,郭泰祺被反对者砸中头部负伤,入院治疗。结果,协定的签订改在医院的病床上进行。

同年6月,郭泰祺被免去外交次长,改任驻英国公使。任内,曾在国际联盟三度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国际联盟会议上反对承认满洲国并展开辩论。1935年(民国24年)5月,伴随着公使升格为大使,郭泰祺成为第一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同年,被伦敦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1937年(民国26年)7月,随着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郭泰祺多次照会国际联盟,抗议日本的军事行动。1938年初,英国牛津大学授予郭泰祺名誉法学博士。

短暂的外交部长生涯

1941年(民国30年)4月,郭泰祺被召还中国,接替王宠惠担任外交部长。郭泰祺是反蒋派人物,蒋介石本来希望自己身边的王世杰接任外交部长,但王世杰和陈果夫不合,运动的结果是郭泰祺出任外交部长。郭泰祺与承认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断交。同年12月,郭泰祺突然被罢免外交部长职务,改任国防最高会议外交委员会主席。理由是在对美国交涉中与蒋介石意见对立,花费超额资金修建官邸等等。1945年(民国34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

参考文献

  1. 邵(2000)、98页以及刘国铭主编(2005)、1848页作生于1888年。徐主编(2007)、1273页作生于1890年。
  2. 以上见邵(2000)、98页。徐主编(2007)、1273页及刘国铭主编(2005)、1848页作1909年(光绪元年)郭泰祺归国,创办湖北方言学校,自任校长。如果这属实,那么郭泰祺当时虚岁22岁便出任校长。
  3. 刘金华,郭泰祺:“被遗忘的外交家”,世界知识2007年12期
  4. 邵(2000)、98-99页。
  5. 5.0 5.1 徐主编(2007)、1273页。
  6. 6.0 6.1 刘国铭主编(2005)、1848页。
  7. 邵(2000)、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