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市南洋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水中莲讨论 | 贡献2020年6月21日 (日) 17:17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市南洋中学创建于1896年,有“国人自办第一校”之称[1]。学校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配备实验室、多功能电化教室、大阶梯演示厅、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创新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音美室、运动场馆。摄影大师朗静山、文坛巨匠巴金早年就读南洋,有12位历届校友获中科院两院院士殊荣,60年代初列为区重点中学。2015年3月3日,英国威廉王子在上海南洋中学参加学校举行的“学转英超”青少年足球普及项目展示庆典。

历史沿革

南洋中学创设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上海最早由国人民间自办的新式中学堂。

19世纪中叶,在“废科举、兴学堂、育英才”的口号下,王维泰(字柳生)在松江秀野桥畔开办学堂。

1896年,校址迁至上海城厢大东门内王氏家祠(省园),命名:育材书塾,进行教学。课程设国文、英文、算学、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这些课程的设立,注定了这是由中国人自力主办的民间第一所私人办的“西学”学校。

1900年,王培孙奉叔父王维泰之命,接办育材书塾。

1904年,王培孙将校名改为南洋中学。

1907年,学校在龙华路日晖桥购地6亩(中山南二路225号)。

1908年,又购地18亩建新校舍。

1913年,添建理化实验室。

1926年,南洋中学图书馆建成。

1930年,为纪念建校35周年,校友会捐建了一幢南洋中学科技馆,内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阶梯教室。

1956年,南洋中学由私立改为公办学校。

教学力量

上海市南洋中学现有教职工157人,其中特级教师2名,区拔尖人才2位,区学科带头人2人,局学科带头人2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高级教师26人,一级教师47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6岁,35岁以下占56.45%。

拥有实验室、多功能电化教室、大阶梯演示厅、电脑房、电子阅览室、创新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音美室、运动场馆等设施,图书馆藏书7万册。学校建成闭路电视、校园网络系统。

专业特色

科技教育成为南洋的办学特色,科技教育的全面性、实践性、人文性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推动了素质教育的纵向发展,使学校成为一所上海一流、国内知名的科技教育特色高中[2]

视频

上海市南洋中学 相关视频

上海市南洋中学校园巡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