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山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赤腹山雀,在台灣的山雀中,棲息的海拔較低,一般分布在 100-1000 公尺左右,冬季降遷時,在海拔低於 100 公尺的闊葉林就可見。本種屬於台灣特有亞種,體態渾圓,顏色也相當活潑:臉由黑白兩色組成,眼睛以上至後頸、喉部是黑色,臉頰白色,頭頂中央也有一條白線,配上棕紅的胸腹,灰藍色的翅膀和尾羽。他們有在山澗洗澡的習性,也經常在枝椏間蹦跳,非常的可愛!由於棲息地區太容易親近,飽受人為開發影響,使得赤腹山雀的族群數量一直不多,目前是第二級的保育類動物。[1]
赤腹山雀為小型體態玲瓏的山鳥。是山雀科的一種小型鳥類,為台灣特有種。 最初由英國鳥類學家約翰古爾德( John Gould)於1863年首次描述,並定其學名為Parus castaneoventris.以前被認為是雜色山雀的亞種,但在2014年種系發生學研究發表後被提升為新物種。
出現於闊葉林、針葉林、混合林。會與其它山雀科或畫眉科混群。主要食物為昆蟲。海拔分布於100至1000公尺。 體背藍灰色,胸、腹赤褐色,頭上黑色、臉頰白色。不甚懼人。此種與雜色山雀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身體下半部是深栗色的。
目录
特徵描述
雌雄鳥外形相同。前額、臉頰及頭後的中央線白色或淺肉色,頭頂、後頸、下頦及喉部黑色,身體背面除了頸後下方有一小塊紅棕色羽區外,其它地方包括雙翼及尾羽均為鉛灰藍色,身體腹面在胸部以下深紅棕色,尾下覆羽紅棕色。喙骨黑色,跗蹠及趾暗鉛灰色。無翼帶,尾羽不帶白色。
會單獨或成對活動。冬季會降遷到海拔僅幾十公尺的山腳樹林中活動。秋冬常形成單一鳥種的鳥群,或與畫眉科或山雀科鳥種形成混合鳥群一起活動。尖細的「茲、茲」聲。
外觀相似性
除了中國遼寧及朝鮮半島以外,本種僅分布於太平洋西緣的島嶼上。本種原被歸於Parus 屬,Gill 等人 (2005) 利用粒線體 DNA序列資料建構多種山雀的親緣關係樹,發現赤腹山雀及其它 Poecile 亞屬的山雀關係較近,與其它 Parus 屬山雀的關係較遠,因此建議將亞屬提昇為屬,並將本種納入。Gosler & Clement(2007) 接受此建議,將本種的屬名改為Poecile,但許多學者並不認同這種改變。
由於山雀科的分類目前仍有許多爭議,本書目前沿用 Dickinson (2003)原採用的分類。本種共有8個亞種,除了 P. v. castaneoventris出現在台灣外,其它亞種條列如下:P. v. varius 分布於庫頁島、日本、韓國、遼寧等地。P. v. sunsunpi 分布於日本九州南部的小島上。P. v. namiyei 分布於日本伊豆諸島的北部。P. v. owstoni 分布於日本伊豆諸島的南部。P. v. amamii 分布於琉球群島中奄美大島至沖繩島一帶。P. v. orii 分布於琉球群島的大東島。P. v. olivaceus 分布於西表島。[2]
攝食策略
在北方的分布區有儲食行為,在台灣是否也會儲食尚待求證(Gosler & Clement 2007)。會叼著螞蟻在身上擦拭,亦即文獻中所謂的蟻浴。以小型昆蟲與無脊椎動物、種子、果實等為主。在台中縣和平鄉的幼鳥,食物中有80%是蛾蝶的幼蟲,9%的食物屬於蜘蛛綱,直翅目等昆蟲佔4%,果肉等也佔4% (參考赤腹山雀的巢箱生活—育雛篇) 另有部分食物無法鑑定類別。
繁衍
在樹洞中繁殖,但並不自己鑿洞。有關本種的繁殖資料甚少。曾有一對成鳥在奧萬大的鳥巢箱中築巢,但資料有限。2006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中拍攝了一對赤腹山雀繁殖的影片,依據此影片,赤腹山雀一巢可以有5枚卵,產卵在4月初,幼鳥在4月中旬孵出,約20天後離巢。
雌雄親鳥都參與餵食,但僅有雌鳥會為幼鳥保溫及整理鳥巢。同一對成鳥一個繁殖季可以繁殖兩次,兩次使用不同的巢箱,兩次僅間隔20天。這對成鳥第二次繁殖依然生了5枚卵,推算孵卵期約為18天。第一窩有3隻幼鳥成功離巢,第二窩幼鳥成功孵出但陸續死亡。
2009年谷關地區有一對成鳥在天然樹洞中繁殖,3月30日見到一隻成鳥多次出現在固定的樹枝上,有時口中同時叼著2條毛毛蟲 (李志忠影像紀錄),推測可能是正在餵孵卵中的雌鳥。整體來說,本種的繁殖期可能是3至6月。
視頻
赤腹山雀 /Varied Tit
珍愛台灣 東森新聞 (赤腹山雀)
01赤腹山雀的巢箱生活 育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