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
---|
|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1149年)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成功占领耶路撒冷之后,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国的请求与教廷号召,由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率领发起保卫圣地耶路撒冷的军事行动。[1]
介绍
1144年,由于塞尔柱突厥人于占领埃德萨,逼近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国的请求,由路易七世和康拉德三世率领下发起,从欧洲出发东征。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实力大损。成功抵达圣地的十字军以法军为主力,但这些十字军部队攻占大马士革的行动也落了空,因此此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而后续反十字军的穆斯林在埃及苏丹萨拉丁的领导下获得统一。西元1187年,萨拉丁所率领的穆斯林在哈丁战役击败了十字军,重新占领耶路撒冷。两年后,十字军国家只剩下三个。之后为抢下被伊斯兰教叙利亚的萨拉丁占领的耶路撒冷,西欧国家引发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背景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099年西欧基督教十字军“收复”了沦陷四个多世纪的圣地耶路撒冷,建立了不属于拜占庭而听命于罗马教廷的耶路撒冷王国。之后大约有四十多年保持相安无事。
一直到了1143年,耶路撒冷国王传位第四代的年仅十二岁的鲍德温三世继位时,大臣与将领们以为他年幼好欺,而争权夺利各树党羽,来自德、法、英、义、诺曼、希腊等地的各封建贵族彼此倾轧,圣地外围藩篱的埃德萨、安提安也不服从圣地耶路撒冷的王命。而保卫圣地的两大僧侣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亦不受国王直接调遣。
另一方面是这些留驻的十字军将士,许多都娶了当地阿拉伯与土耳其女性为妻而生下后代,同时在圣地得到封土,形成一个欧亚混血而相当有势力的新贵族,这些欧洲贵族的后裔以出生于圣地而自豪,并且视其他新来的十字军与朝圣者为威胁,彼此内乱不已、斗争不止。于是给予穆斯林反攻的机会。
埃德萨的陷落
伊斯兰教势力开始伺机反攻,先以平时无事的方式,由伊斯兰教教士来往于叙利亚地区鼓动穆斯林反抗西欧基督教徒,其中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支系尼查里派(Nizari)的异端又组成秘密结社“暗杀团”/阿萨辛派来对付十字军,而助长反基督教的宣传。这个地区的穆斯林反基督教心理成熟时,摩苏尔与阿勒坡地区的首领赞吉,就领军攻打十字军占领的埃德萨,在1144年尾,不到一个月就攻陷取得圣地北藩这个基督教封建领地,而使耶路撒冷大为震撼。伊斯兰教反攻夺回失土埃德萨,消息传到西欧,人心忧虑,教廷又一次号召,而促成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圣伯尔纳铎的号召
这次十字军与所有历次十字军的任务都不同,在于保卫圣地,由于伊斯兰教反攻夺回失土埃德萨,消息传到西欧之后造成基督教徒们忧虑,使得教廷再次次号召而促成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由修道院长圣伯尔纳铎到西欧各国进行游说,结果说动了法王路易七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康拉德三世。
1147年春,日耳曼的6万十字军先出发进入拜占廷之后,因大雨犯滥淹死很多十字军,又因粗暴掠夺、军纪不良遭希腊人忌恨,被向导欺骗而迷路,粮食饮水不足而饿死渴死,途经城市也遭闭门拒供粮食,或以高价诈欺与食物中下毒,最后又中希腊向导诡计,而在尼西亚陷入土耳其军埋伏包围伤亡惨重,连康拉德本人也中箭负伤。于是,这年冬天耶诞节后法国十字军25万人来接应,并嘲笑日耳曼十字军的败绩之后,康拉德就率残部退回君士坦丁堡了。
1148年春,法国十字军也在小亚细亚遇土耳其军的埋伏而损失惨重,于是决定走海路前往安条克,但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船只,其余的部队只能由陆路前往安条克,途中艰难险阻,到达时军队损失惨重。路易七世与随军的皇后艾莉娜率军走海路抵达安条克城,因为这时的城主是艾莉娜的伯父所以受到热烈接待。[2]
大马士革之围
之后路易七世与康拉德三世在亚克港聚首,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三世派医院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来此表示欢迎,三方面会师,决定暂缓用兵埃德萨而先攻大马士革。这是一个十分愚蠢的错误战略决定,大马士革对于回教世界的重要性,远超过埃德萨,土耳其绝对坚守而不可能轻易被攻陷。而此时十字军兵力已损失很多,不得已而把朝圣者武装起来。大马士革的阿拉伯人一面严守防范,一面挑拨耶路撒冷军与德、法军的不和,前者把西欧来的十字军又引入危境,德、法两王认为这个仗已不能再打了,而自动解大马士革之围,退回耶路撒冷,次年(1149年)先后返回西欧。
参考文献
- ↑ 哈尔滨出版社. 萨拉丁的反击——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蜜蜂鸟读书频道. [2011-06-25] (Chinese (China)).[失效链接]
- ↑ 海野弘. 流血征途上的丑闻:十字军东征中的风流事. 中国书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