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潮阳英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潮阳英歌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英歌(潮阳英歌)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非遗编号; Ⅲ-8

申报地区;广东省汕头市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英歌(潮阳英歌),广东汕头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潮阳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潮阳英歌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完整的表演程序,一般分为“前棚”“中棚”“后棚”三部分。

2006年5月20日,广东省汕头市申报的英歌(潮阳英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Ⅲ-8。[1]

历史渊源

关于潮阳英歌舞产生的年代,《潮阳县志》有“从明代开始,潮阳始有英歌”之句,但载述不详。从梁山泊好汉的故事中结合现代所看到的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大致可以推测英歌舞的起源时间应该从明朝算起,如果从英歌舞所蕴含的民间舞蹈特点和宗教意识来说,则可能时间要推前得多。

关于英歌舞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几种说法。

受祭孔仪式影响。旧时每年八月廿七日祭拜孔子时,不但要配有整套的音乐和舞蹈,而且舞者有“执短竹”的,这和英歌舞者的“执短棒”有相似的地方。

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英歌舞脸谱一般是黑白鬼脸,多显凶杀之气,以及英歌的队形变化即古傩舞的驱鬼动作等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表明英歌舞是古傩舞改造而来。

受戏剧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讲述英雄的故事,模仿英雄的行为,梁山泊好汉故事出现在戏剧舞台之后,激发了群众自发学习的兴趣,渐渐的,舞台上的演出就衍变出了群体性广场表演来。

从山东大鼓子秧歌演化而来。因为山东用双手执双槌各击花鼓子双鼓面,所使用的槌子与潮阳英歌舞所执的双槌相似,舞蹈语汇所体现的内容以及舞蹈表演程序,也都有相似之处。

为反抗官府豪强而创编“英歌”形式来传武习艺。因为英歌的主要舞蹈动态和组合编排,都可以看出受南拳武技的影响。

潮阳英歌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阳刚之气。它在实践中形成一些不同的流派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此外,还有“醉槌”英歌,舞时舞者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主要流传于文光、棉北、城南一带。

中板英歌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英歌舞)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构成一组动作的。其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中板英歌主要也流传于文光、棉北、城南一带,其特点是于稳健中见潇洒,古朴中现圆活。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而多生变化,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快板英歌一般分为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类。

表演程序

完整的潮阳英歌舞表演程序,一般分为“前棚”“中棚”“后棚”三部分。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中棚由小演唱、小戏或戏曲片段表演等组成,后棚为武术表演。

前棚的表演人数,各队不一样,有24人,有36人(俗称三十六天罡),多者可达108人(扮成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般是偶数,由108人组成的。而一般小村镇的英歌班,只有20余人,演出时可以各村互借演员。一些长相酷似《水浒》中人物的,常被借来借去,忙个不停。前棚表演的结束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在最后一个动作做完前持队旗者走至场地中心,全体舞者围其做一个造型静止;二是做“蹉步撩槌”或“后抬腿斜击槌”等动作,在舞动中退场,从而整个英歌舞表演完毕。

中棚的传统节目有十三个,内容多是民间趣闻轶事,形式上载歌载舞,多是地方戏曲片段、本地情节性小舞蹈和武术性的小节目,以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等手法,大都是反映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中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让大家从中认识真善美恶的区别。

后棚人数随节目数量及内容而增减,由16人、24人或36人组成,最多72人(俗称七十二地煞),一边行进,一边表演。他们轮番上场,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真功夫,其中有拳术单打、双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双打,拳打脚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

前、中、后棚构成了英歌演出的整体,但最能体现英歌特色的,也是英歌舞表演的主体部分,当属前棚,现代许多英歌队已将前棚群体舞丰富发展了,不过却减少甚至舍弃了中、后棚的表演。

演员角色

英歌队员均作古代武士打扮,但唯有孙二娘穿刀马旦装,每个人都设想为梁山泊英雄好汉,但其实只有几个主角被赋予梁山泊英雄姓名画脸谱。全体队员分作左、右两队,领头的队员俗称头槌、二槌,头槌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或“秦明”,二槌为红脸挂红须的“关胜”或“杨志”,再往后是“鲁智深”“武松”,男扮女装的“孙二娘”“扈三娘”。“时迁”充当队伍前导,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的婴蛇人,他是领头人,穿黑色武士短打装,手执长蛇,口吹哨子。锣鼓队中司大鼓的装扮成“宋江”。其余队员也画脸谱,但并不明确是具体哪个人物。英歌队员或每人双手各握一支短木槌,或一半人握槌,一半人左手执鼓。表演时,英歌队成二路纵队前进,除了时迁外,所有队员每人手执两根短棒,依节奏上、下、左、右互相扣击,跳跃着前进。时迁持布蛇在前领队或在左右两队中来回穿插,锣鼓队跟在队尾。

舞蹈场图

潮阳英歌舞的槌法名目繁多,有旋槌、北槌、单槌、双槌,还分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等,招式也有20余套,并且要变换出各种队形,如“双龙出海”“田螺圈”“麦穗花”“八字双金钱”“打四门”等,并在构图中舞出许多不同的动作套式来,但动作要求也很严格:挥槌齐眉,眼随槌动,纵胸直背,高低适中;槌花转动,脚勿虚空;斜肩过头,走势凶猛;跳如虎跃,转似旋龙。整个表演阵势有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嘿嘿”的喊声,“咚咚”的鼓声,“咔咔”的槌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壮观热烈,气势恢弘。

音乐伴奏

潮阳英歌舞的音乐和舞蹈的律动是分不开的,它们有着共同的风格特点。英歌舞在音乐节奏上以方正、对称、刚强、威武为特色,与舞蹈律动上的刚劲、矫健、勇敢、威猛的风格是相一致的,音乐与舞蹈的紧密契合。英歌音乐离不开鼓,以大鼓、月锣、苏锣、大小钹、钦仔等乐器组成锣鼓队,锣鼓队员除司大鼓者按宋江打扮外,其余皆穿着武士装饰。锣鼓伴奏速度和舞蹈节奏是一致的,也是对应英歌舞慢、中、快的节奏分成慢板、中板、快板三种类型,在快板、中板中,情绪热烈时一般伴有呼喊声和螺号声。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潮阳英歌不仅是古傩文化的遗存,而且融合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舞的特点,对研究潮南古代民间文化以及南北文化融合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文化生态发生剧烈的变化,潮阳英歌已失去往日的光彩,濒临断代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潮阳英歌仍在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主要传承人有洪飞鹰、郭耀扬、陈汉隆、姚欣塔、杨卫、周修兴、陈坤利、林阿饱等。

杨卫,男,汉族,1932年生,广东汕头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潮阳英歌)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汕头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获得“英歌(潮阳英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4年2月3日,广东省汕头市举办潮汕民俗文化展示周活动,潮阳英歌的演员们在广东省汕头市中山公园广场表演潮阳英歌舞。

2014年12月21日晚,由广东非遗网、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东狮子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梦非遗情——《千手观音》倾情呼唤传承非遗文化大型公益演出”在蓓蕾剧院举行,潮阳英歌等13个非遗文艺表演节目上演。

荣誉表彰

2013年7月15日至16日,“热土风情舞岭南”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汇演决赛在东莞市清溪镇落幕,汕头市潮阳英歌《南国雄风》等10个节目获得银奖。

相关视频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华光乡英歌舞表演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