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大通國家礦山公園
淮南大通國家礦山公園(安徽淮南大通國家礦山公園)大通煤礦是淮南煤礦的發源地,早在明萬曆年間就有煤炭開採的記載,1903年正式建礦開採,因資源枯竭於上世紀70年代末關閉,留下了井口、井架、煤矸石堆等礦業活動遺址。根據規劃,礦山公園占地22.2平方公里,分為礦業遺蹟保護區、愛國主義教育園區、生態修復區和煤礦博物館四大園區。公園將通過恢復植被,限期關停改造規劃區內及周邊小煤窯、採石場等,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同時,開發建設煤礦文化博物館、井下探險、煤都文化休閒街等,提升礦山公園綜合服務水平和休閒娛樂品位。2010年,獲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躋身國家級礦山公園行列[1]。
目錄
簡介
淮南大通礦山公園內的大通礦曾是淮南煤礦的發源地,早在明萬曆年間就有煤炭開採的歷史,礦業遺蹟如井口、井架、煤矸石堆等至今仍保存完好。與礦業活動相關的「萬人坑」、水牢、站後碉堡、窯神廟等舊址是日本侵略我國的有力佐證,其中著名的「萬人坑」、秘密水牢、窯神廟等礦業遺蹟還被安徽旅行社省政府命名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
基本內容
大通濕地生態區是 淮南礦業集團主動承擔歷史和社會責任,總面積22平方公里的泉大資源枯竭礦區生態環境修復的子項目,占地面積約4.5平方公里。通過對報廢老礦塌陷區的生態環境修復,使"城市荒地"恢復自然,建成最佳宜居區。此項目為國內煤炭城市資源枯竭礦區深陷治理和礦山全生命周期建設探索出一條新路,對國內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一種模式,對全國資源枯竭礦區環境治理和礦城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意義。
基礎設施
根據淮南礦業與淮南市共同編制的規劃,近期的主要工作是修復煤炭採掘歷史遺蹟,加強礦山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治理,改善公園生態環境,完善公園基礎設施,提升礦山公園綜合服務能力和休閒娛樂品位,到2015年,初步把礦山公園建設成特色顯著、布局合理、服務完善的國家級礦山公園。2016年以後,大通礦山公園將進一步提升礦山公園綜合服務水平和休閒娛樂品位,計劃建設煤礦文化博物館、井下探險、煤都文化休閒街,實現塌陷地高度生態化、景觀資源高度人文化,使礦山生態恢復和塌陷區環境治理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視頻
淮南大通國家礦山公園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廢棄礦山改造而成的景觀公園,搜狐,2019-06-19
- ↑ 礦山公園——那些從輝煌到沒落再到輝煌的自然遺蹟 ,搜狐,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