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梦奠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梦奠帖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仲尼梦奠帖

作者;欧阳询

创作年代;唐代

别名;梦奠帖

书法类型;行书

规格;纵25.5cm,横33.6cm

材质;纸本

字数;78字

现收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纸本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仲尼梦奠帖》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 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无款印。

仲尼梦奠帖》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

仲尼梦奠帖》 代表了欧阳询行书成就的顶峰,后世列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1]

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具不满百。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冥灭。无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

款跋

前引首上清高宗弘历题字“真迹无疑”。又“吉”字古题名,在此帖后边下角。

后纸为各人题跋。

元代郭天锡跋: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率更令、渤海郡欧阳询,字信本,书《仲尼梦奠帖》七十八字,前后御府法书二小印,后有绍兴小印,合缝处古印甚多,下跋一吉字。未晓谁氏,庚寅十月购于扬中斋家悦生图书,亦曾入贾秋壑文府。率更初学王逸少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人得其尺牍,咸以为楷范。《书法苑》云: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水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历,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辛卯二月辛未重装九日丁丑跋于严陵官舍。金城郭天锡审定秘玩。

元代赵孟𫖯跋:欧阳信本书,清劲秀健,古今一人。米老云:“庄若对越,俊若跳掷”,犹似未知其神奇也。向在都下,见《劝学》一帖,是集贤官库物,后有开元题识具全,笔意与此一同,但官帖是硬黄纸为异耳。至元廿九年闰月望日,为右之兄书。吴兴赵孟𫖯。

明代杨士奇跋:韦续《墨薮》欧阳正行书在中上品,欧教作有八诀,最利初学学者。观古人书,必观墨迹,乃见妙处。比《梦奠帖》七十八字,真人间绝无仅有希世宝也,盖尝入宋御府矣。赵文敏公所题考碑志是三十七、八岁笔,故与后来特异。吾家蓄古墨迹,此为最久。正统八年四月六日杨士奇谨识。

清代高士奇跋:“欧阳率更学王右军书。险劲瘦硬。自成一家。议者谓其真行得献之法。羊欣、薄绍之后。绝无能敌。独智永欲与旗鼓相当。而率更猛锐长驱,智永亦避锋夺气。其传诀善奴书诀。笔意殆尽。至鸡林遣使求其书。当时名重如此。兹梦奠帖七十八字潘师旦曾刻绛帖中。项墨林藏真迹于天籁阁。清劲绝尘。有郭天锡、赵子昂二跋。其内府秘印收藏图记。天锡言之甚悉。后又入杨东里家东里于正统八年。年已七十有九。楷法庄严。无衰老态。张氏书画舫云东里跋不存今东里之具在。且接纸图记宛然。似非经遗失者。张青父或非目见耶。顷从昆山传是楼得之。炎景杜门。静阅数日所谓龙蛇飞动矛载(下缺一森字,补书于后)立者。艮不虚也。唐彦猷得率更书数行。精思学之。遂以名世。余衰懒不能动事临摹。惟于春秋佳日。出佐吟览。譬如人家有国色之姝。可以加餐。独旦老翁聊借此加餐也。康熙庚辰七月十八日秋暑未减。豌兰再发。书于清吟堂。江村高士奇竹窗”。

清代王鸿绪跋:“元郭祐之藏欧阳信本子奇、梦奠二帖。珍为秘宝。而尤以梦奠帖为暮年所书。披纷老笔殆不可攀。邓文肃尝于郭公山房见之。阅之十载。犹有余慕。而梦奠帖独有赵文敏一跋。声价倍重矣。墨池录云。陈景元评欧书云。世皆知其体方。而不知其笔圆。今观文敏。以米老赞庄若对越。俊若跳掷:犹似未知其神奇。不早已为欧公阐幽耶。细审是帖用笔之意。直与兰亭相似。宜乎唐人评论以欧书居褚河南薛少保之右不诬也。康熙五十七年岁次戊冬十月廿四日。横云山人王鸿绪题于长安邸舍。时年七十有四”。

明代朱应祥跋:“欧阳率更正书结体自乐毅论来。此梦奠帖行体又从兰亭中来。岂公多临帖故笔意与之相近欤。观者要于眼外出力。华亭后学朱应祥题于周鸣凤鉴古斋”。

印鉴

仲尼梦奠帖》上古印数处,不甚可辨。有“绍兴。“付书府”(二)“御府法书”(二)“悦生”(葫芦形)。“长”古玉押,文不辨。“赵子昂氏”。乔成氏”。“乔签成氏”。“乔氏私印”。“考古正今”。玉押一文不辨。“杨士奇氏”。“吉泰和杨士奇图书记。“士奇之印”。“杨氏家藏”。“庐陵杨士奇”。“陈怀审鉴”。“陈氏”。“清白之遗”。“梦禅宝鉴“陈淮望之氏一字药州”项元汴诸印。“云间王鸿绪鉴定印”。“俨斋秘玩”。“高士奇”。“江村秘藏。“高士奇图书记。“竹窗”。“京兆”。“孔继涑印”。“孔继涑字信夫”。清“乾隆鉴赏”(园)。“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嘉庆鉴赏”“宣统内府”等印。项氏“禅”字编号。

创作背景

欧阳询作为初唐书法家,受王羲之书风影响并不大,与虞世南、褚遂良书风明显地拉开一段距离,魏碑给了欧阳询很大影响的。《仲尼梦奠帖》根据其风格推断,应为欧阳询晚年所创作的,相当于贞观初年(627—640年),为欧阳询晚年成熟之作。

“梦奠”一事,语出《戴记·檀弓》:孔子蚤作,负手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闻之,趋而入。子曰:“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殁。观《仲尼梦奠帖》中语颇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

仲尼梦奠帖》原为一件长卷的一部分。该长卷由《仲尼梦奠帖》、《张翰帖》、《卜商帖》合裱在一件手卷上,因内容均涉及历史,故称《史事三帖》,后被分拆,高均为25.5厘米。

仲尼梦奠帖》用笔清峻,锋芒毕露,给人以锐利、刻厉之感。其用笔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侧锋入纸,起笔无不锐利,显然是魏碑笔法。下笔直截了当,不藏锋敛迹,加之行笔稍快,如剑戟般的锋芒便外耀无遗了。二是转折顿挫带来的刻厉。在唐书家中,初唐的柔和之风的特征之一就是化方为圆。这样,不仅消失了方角使之更为圆转灵活,而且也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欧阳询丝毫不受这种化方转圆的影响,他的转折仍然是重而方,不减作楷书之法,如“仲尼”、“有”、“周”,尽骨节之露,如“奠”之第二笔,起讫三折笔,如怪石嶙峋,与北魏的刀刻痕迹何其相似。可是,这样的笔触是很需要有分寸感的,稍微过头则为造作。在这方面,像欧阳询这样的行家也未能幸免,如“数”字就是一个病例,其“文”字旁起笔牛头角状,十分不雅,有趣的是把这一角状遮去后,这一个字反而格外的流畅、顺眼了。《仲尼梦奠帖》像“过”字这样圆转灵活、随意自然的笔触并不多,全篇的创作仍然是庄严的、认真的,作者创作心态似乎也不轻松,一副如《九成宫碑》那样的庙堂面孔。

结体

仲尼梦奠帖》结体有独特之处,结体修长一目了然。欧阳询不在意从横向上进行发展,因此在行距上显得特别疏朗,每字向下舒展时,欧阳询也把字距拉开,使这一纵向发展显得天地开朗。竖画挺拔坚韧,在每一字中起着砥柱作用,使每一字的骨格坚挺起来。把《仲尼梦奠帖》与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铭》比较,会看得更清楚。虞氏行书以柔和胜,竖画也起支柱作用,但作用并不明显,也不突出,似乎隐于其中;而欧氏行书竖画刚强外耀、强烈可感,那壁立千仞的挺拔,构成了作品的主要基调。观帖中字,虽用秃笔疾书,却转折随意,笔势圆融,用墨淡而有质感,丝毫无油滑之态。

章法

仲尼梦奠帖》是两种书体的结合,即行书入碑,或曰碑体行书。从章法看,《梦奠帖》“宪章右军,抽锋一线,如猿腾鹘落而泯上下相承之迹”(包世臣《艺舟双楫》),而更多靠单字造型调节章法;帖中“彭”由左右结构变换成半包围结构;“导”字繁体下旁本为“寸”,此处不同,换为“木”旁;“冥”字上首用“宀”代“冖”且书写跳荡;“熟”字结构变异,这四字的安排,使《梦奠帖》章法更显紧凑,以部首移位和比例倒错来调整字形结构及通篇章法。且《仲尼梦奠帖》取魏碑为骨格,以行书的笔意来调节,避免了碑体楷书的平板,显得更加密切、多姿多态。碑体的骨格使每一个字气势开张、伟岸,而行书的绵密活泼又连缀其中,形成刚劲而活络,活络而不失骨力。

名家点评

书画鉴定家杨仁恺:《仲尼梦奠帖》用墨淡而不浓,与《卜商帖》《张翰帖》不同,因而它不可能是勾填本……即使同时人的临本,在风格上也会存在差异,何况“宋人”所作,当更相去很远,这理由已经在前面谈过了,前人在论摹时也曾论证及此。而《仲尼梦奠帖》不仅墨色不浓,且秃笨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凝滞,似直接从《卜商帖》脱出,上下脉络清晰,这就不是临本所能代替的了。

后世影响

仲尼梦奠帖》代表了欧阳询行书成就的顶峰,它上承接“王”书,下影响“米”书,是行书发展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仲尼梦奠帖》列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仲尼梦奠帖》在南宋时入内府收藏,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明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清政府被推翻后,末代皇帝溥仪将其带出宫中,带到了东北,后一直收藏于辽宁博物馆。

著录

仲尼梦奠帖》著录于《云烟过眼录》、《志雅堂杂抄》、《寓意编》、《铁网珊瑚》卷一、《东图玄览编》卷二、《妮古录》卷四、《清河书画舫》寅集、《清河见闻表》、《珊瑚网书跋》卷一、《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平生壮观》卷一、《大观录》卷二、《江村书画目》、《石渠宝笈》三编、《绛帖》等。

重要展览

2018年8月17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书法展(第一期)”开展,《仲尼梦奠帖》为其中代表展品之一。

2019年10月7日至2020年1月5日,该作品在辽宁省博物馆将举办大型文物特色展览“又见大唐”中展出。

作者简介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初唐的书法家。潭州(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幼时聪慧过人,博通经史,工于书法。由篆隶书得笔,晋帖得韵,隋碑得神;形成笔力遒劲,结构险峻的“圆畅方挺”的新体。“把两晋和南北朝以来,兴起、演变的楷、行、草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名声远播国外,并且为历代书苑所推崇。他传世的碑刻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墨迹有《张翰帖》、《卜商帖》(唐廓填本)、《千字文帖》及《仲尼梦奠帖》等。

参考来源

与闫老师共学——仲尼梦奠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