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仲尼夢奠帖》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紙本行書書法作品,現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仲尼夢奠帖》釋文以「仲尼夢奠」開頭,共七十八字,文字敘孔子夢奠之事, 有佛教無常、報應之意。無款印。

《仲尼夢奠帖》書法筆力蒼勁古樸,用墨淡而不濃,以禿筆疾書,轉折自如,無一筆不妥,無一筆凝滯,上下脈絡映帶清晰,結構穩重沉實,運筆從容,氣韻流暢,體方而筆圓,嫵媚而剛勁,為歐陽詢晚年所書,清勁絕塵,誠屬稀世之珍。

《仲尼夢奠帖》 代表了歐陽詢行書成就的頂峰,後世列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1]。  

目錄

印鑑

《仲尼夢奠帖》上古印數處,不甚可辨。有「紹興。「付書府」(二)「御府法書」(二)「悅生」(葫蘆形)。「長」古玉押,文不辨。「趙子昂氏」。喬成氏」。「喬簽成氏」。「喬氏私印」。「考古正今」。玉押一文不辨。「楊士奇氏」。「吉泰和楊士奇圖書記。「士奇之印」。「楊氏家藏」。「廬陵楊士奇」。「陳懷審鑒」。「陳氏」。「清白之遺」。「夢禪寶鑑「陳淮望之氏一字藥州」項元汴諸印。「雲間王鴻緒鑑定印」。「儼齋秘玩」。「高士奇」。「江村秘藏。「高士奇圖書記。「竹窗」。「京兆」。「孔繼涑印」。「孔繼涑字信夫」。清「乾隆鑑賞」(園)。「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嘉慶御覽之寶」,「寶笈三編」,「嘉慶鑑賞」「宣統內府」等印。項氏「禪」字編號。

創作背景

歐陽詢作為初唐書法家,受王羲之書風影響並不大,與虞世南褚遂良書風明顯地拉開一段距離,魏碑給了歐陽詢很大影響的。《仲尼夢奠帖》根據其風格推斷,應為歐陽詢晚年所創作的,相當於貞觀初年(627—640年),為歐陽詢晚年成熟之作。

「夢奠」一事,語出《戴記·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子貢聞之,趨而入。子曰:「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蓋寢疾七日而歿。觀《仲尼夢奠帖》中語頗有佛教無常、報應之意。

《仲尼夢奠帖》原為一件長卷的一部分。該長卷由《仲尼夢奠帖》、《張翰帖》、《卜商帖》合裱在一件手卷上,因內容均涉及歷史,故稱《史事三帖》,後被分拆,高均為25.5厘米。

後世影響

《仲尼夢奠帖》代表了歐陽詢行書成就的頂峰,它上承接「王」書,下影響「米」書,是行書發展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後世把《仲尼夢奠帖》列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2]

視頻

仲尼夢奠帖 相關視頻

國寶檔案:《仲尼夢奠帖》
胎早教媽媽課堂系列課程——仲尼夢奠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