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豪氏赤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斯文豪氏赤蛙 基本資料
學名 Odorrana swinhoana
俗名 尖鼻赤蛙,棕背赤蛙
界名 動物界
門名 脊索動物門
綱名 兩生綱
目名 無尾目
科名 赤蛙科
特有種 是
保育等級: [1]
斯文豪氏赤蛙簡介
斯文豪氏赤蛙(Odorrana swinhoana)屬於大型蛙,體長約6至10公分,背部花紋顏色變化多端,有綠色、褐色或綠色褐色交雜。廣泛棲息於全臺灣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溪流附近,身體為修長型,指(趾)端膨大呈吸盤狀,以適應溪流生活。
繁殖期從2月持續到10月,尤其春秋兩季特別活躍,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其叫聲「啾」很像鳥叫,所以有人稱牠們為「鳥蛙」,可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發現牠們一堆一堆大型白色的卵粒。在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的園區內,可到水溝旁邊坡、山澗瀑布找牠們的蹤影唷![2]
形態特徵
體色變化很大,有些全身綠色或褐色,有些則是綠色底夾雜褐色斑紋或褐色底夾雜綠色斑紋。
全身修長扁平,體長6~9公分,背側褶由斷斷續續、不太明顯的顆粒相接而成,四肢特別修長,並有深色橫紋。因為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澗,前指及後趾均演化出膨大的吸盤,以利活動。
在野外觀察時,可從以下特徵予以辨識:
1.綠色或黃褐色,體長6~9公分的大型蛙。
2.四肢修長、有大型吸盤、背側褶斷斷續續、機警敏感、善於跳躍。
3.雄蛙常發出單一、輕脆、不規則間隔的「ㄐㄧㄡ」鳴叫聲。
速鑑定特徵
- 大型修長平扁
- 背部綠色、褐色或綠色褐色交雜
- 趾端膨大成吸盤狀
- 背側摺斷斷續續不明顯
生態習性
棲息於山區內的溪流、山澗與小瀑布。以溪流的淺水區石頭底下為產卵場。卵外包膠膜,有黏性,小堆聚集。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廣泛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
分佈範圍
- 棲地類型 山區內的溪流
- 微棲地類型 溪流、山澗與小瀑布
- 族群狀況 常見
- 分布狀況 廣泛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
-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玉山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4]
花蓮縣分佈地區
成體特徵
體型:大型修長平扁,♂約6-7cm,♀約8cm
頭部:頭長比頭寬略長,吻端尖圓。上唇白色,口角後有白色的頷腺。鼓膜黑色,顳褶不明顯。
背部:顏色變化頗大,有時是一致的綠色或褐色,有時是綠色雜夾一些褐色斑,或者褐色帶有綠色斑,幾乎每一隻都長得不一樣。
體側:淺褐色或淺綠色,散佈著許多黑斑。背側褶不明顯,由斷斷續續的顆粒相接而成。從吻端經眼鼻線到顳褶有一條黑色縱紋,有時黑色縱紋往後延伸直到背側褶末端。
皮膚:光滑,但有些疣粒及小顆粒,尤其後背部及體側的疣粒特別大而突出。
腹部:白色光滑。
四肢:細長,有深色橫紋。指(趾)端膨大成明顯的吸盤。後肢蹼發達,為全蹼。內蹠突卵圓形,外蹠突小或退化。
第二性徵:雄蛙比雌蛙小型,有一對咽側下外鳴囊;前肢粗壯,第一指內側有膨大的婚墊。[5]
- 背部花紋為褐色型的斯文豪氏赤蛙
物種概述
斯文豪氏赤蛙屬於大型蛙,體長約6至10公分,背部顏色變化多端,有綠色、褐色或綠色褐色交雜。身體修長,指(趾)端膨大呈吸盤狀,以適應溪流生活。牠們終年住在溪澗裡,白天躲在石縫或溪邊草叢裡,閒來無事也會叫一叫。牠們有一對外鳴囊,其叫聲「啾」很像鳥叫,所以又稱為「騙人鳥」,也有人稱牠們為「鳥蛙」。
牠們的繁殖期幾乎從二月一直持續到十月,尤其春秋兩季特別活躍,這時牠們叫得更勤。不過斯文豪氏赤蛙的獨立性很高,縱使在繁殖季節的時候,也是各自分散,保持距離,叫聲是牠們彼此溝通、較勁的唯一管道。所以牠們雖然不是很常叫,但只要一隻領頭開始叫,其牠雄蛙就會不甘示弱的一隻跟著一隻叫,合唱聽起來是此起彼落,頗具有聲勢。牠們常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產卵,卵白色大型,卵徑可達0.3公分。一次產40-50顆,常常小堆小堆地產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胚胎發育到帶有尾巴的時期,看起來像一粒綠豆芽,很可愛,可惜很難找到。蝌蚪黑色大型,尾巴很長,為體長二倍以上;口部腹側稍凹陷,可協助吸附在石頭上。
- 學名歷史 斯文豪氏赤蛙分佈於台灣,由英國學者George A. Boulenger於1903年根據採集自台灣萬巒的標本命名為新種。其種名swinhoana 是紀念被稱為「台灣自然史研究第一人」的前英國在台領事史溫侯氏Robert Swinhoe(1836-1877)。[6]
圖片集錦
視頻
斯文豪氏赤蛙叫聲
斯文豪氏赤蛙 ----溪邊獨白
2013 10 12 小溪溝中的斯文豪氏赤蛙卵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