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撫州玉隆萬壽宮

撫州玉隆萬壽宮位於撫州市臨川區大公東路南側,座西朝東,長80米,寬54米,占地面積4320平方米,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71年—1908年)。

撫州玉隆萬壽宮為磚木結構,分前、中、後三進,,前進戲台和後進分別為二、三樓建築中進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個部分,從正門進去,左側是火神廟,右側為文興庵,是人們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場所。

2013年5月,撫州玉隆萬壽宮被國務院頒布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目錄

歷史沿革

撫州玉隆萬壽宮最早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名文興庵,乃正覺寺所屬之下院。後毀,於清嘉慶年間原址重建。

清朝嘉慶十六年(1811年),在文興庵南修許旌陽祠(即中堂位置)。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在旌陽祠南修火神廟一座。

光緒八年(1882年),撫州六縣商戶籌資修繕,對文興庵、許旌陽祠、火神廟進行了重新布局維修,並將建築融為一體[2]

光緒十二年(1886年),玉隆萬壽宮再次增建門坊、前廳、戲台及兩廂,併名「玉隆別境」,後被作為會館使用。

民國元年(1912年),在撫州玉隆萬壽宮創辦毓秀女中。

1949年,玉隆萬壽宮收歸國有,成為附近工廠的職工宿舍。

2001年,玉隆萬壽宮劃歸文化部門管理。

2006年,玉隆萬壽宮正式由撫州市風景名勝管理局接管。

建築特色

撫州玉隆萬壽宮由前庭、石門坊、樂樓、前廳、南北耳樓、旌陽祠、火神廟、文興庵和後樓閣九部分組成,縱長94.5米,左右兩翼以萬壽宮前南北向的甬道為界,前半部分兩側各有廂樓七間,後半部分南有火神廟、道長精舍;北為文興庵。總占地4125平方米,建築面積4375平方米。

撫州玉隆萬壽宮為磚木結構,分前、中、後三進,中軸線由石門坊、戲台、前廳、中堂、後廳、後樓六部分組成,左右兩翼以中堂前南北面的通道為界,前三進各有廂樓七間,後三進南為火神廟、北為文興庵,是人們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場所。

文物遺存

撫州玉隆萬壽宮總體布局、環境景觀、建築式樣、門窗裝飾及磚雕、木雕和石雕多為人物、山水、花草、鳥獸;題材豐富,有傳統戲、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手法多樣,有淺刻、淺浮雕透雕圓雕和鏤空雕等。前廳與中宮金柱7.5米高的青石柱上的對聯很有文化內涵。

撫州玉隆萬壽宮總體布局、環境景觀、建築式樣、門窗裝飾及磚雕、木雕和石雕多為人物、山水、花草、鳥獸;題材豐富,有傳統戲、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手法多樣,有淺刻、淺浮雕、透雕、圓雕和鏤空雕等。前廳與中宮金柱7.5米高的青石柱上的對聯很有文化內涵。

門坊為磚石雕刻構件,七樓樣式,頂部寶葫、脊板及魚龍吻、牌科尚全。聖旨牌為磚雕「萬壽宮」三字,牌上部花飾不詳,左右為殘存尾部的雙鳳。兩側各花窗樣式花板兩塊。上枋左右花飾全毀。

中堂原為許旌陽祠一部,面闊三間的硬山頂建築,梁架飾有的描金木雕為風景及戲曲故事。堂內均石質立柱,梁架飾有描金木雕。

正面門樓為浮雕花崗石砌成,圖中山水、人物、鳥獸、樓閣清晰可見。

文興庵,為玉隆萬壽宮的一組建築,依於萬壽宮旌陽祠之北,整組建築已經坍塌,唯存後殿北廂房小部分大木構架露天而立。在與北廂房共用的牆中間開有一門,門已封閉,門頂上壁正面刻有「文興庵」三個大字。

玉隆閣是3層磚木蓋瓦建築,歷史上曾是撫州玉隆萬壽宮(撫州會館)的客房,相當於萬壽宮的「旅館」,朱德蔣介石宋美齡等歷史名人曾在此居住過。

視頻

撫州玉隆萬壽宮 相關視頻

撫州採茶戲玉隆萬壽宮
玉隆萬壽宮古戲連台 觀眾過足戲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