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金旧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金旧居(英语:Former Residence of Ba Jin)是中国上海市的一座名人故居,位于徐汇区湖南路街道武康路113号。

历史

这是一幢三层花园住宅,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原属英国人毛特宝·林海。1940年代曾是苏联商务代表处。1955年,巴金从淮海坊迁入此处,在此居住了半个世纪之久。文革期间,巴金被抄家、批斗,自己被关在狭小的保姆间。

1999年,武康路113号住宅列为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编号D-Ⅲ-63。2011年,巴金旧居列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4月4日,巴金旧居列为第八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对外开放。

简介

巴金1923年春到上海后,曾在上海11处民居居住过,其中在卢湾区境域就有7处。1925年,巴金住贝勒路天祥里(今黄陂南路149弄),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与自由》等,发起创办《民众》等刊物。1926年下半年,迁康悌路康益里(今建国东路39弄)4号亭子间[1]。不久,又搬到马浪路(今马当路)一里弄房屋,并从这里赴法国留学。1932年2月,迁步高里(今陕西南路287弄)52号,与友人黄子方等一起居住,创作《海的梦》等。1932年三四月间,迁环龙路志丰里(今南昌路148弄)11号舅父家。不久,随舅父家迁环龙路花园别墅(今南昌路136弄)1号,创作《春天里的秋天》、《砂丁》等作品。1937年7月,迁霞飞路霞飞坊(今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59号,创作《春》、《秋》等作品,并一直居住至1955年。

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1955年9月,巴金迁居武康路寓所。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2]。在这幢花园洋房里,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在这里,他写成了被海内外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学界公认为“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以及《团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散文、小说和译作。许多巴金研究者、巴金的热心读者都关注着这幢“独立式花园洋房”,认为这里的一切都应该好好保存,让人们永远记住,一位文坛巨匠曾在这里长期生活过。

视频

巴金旧居 相关视频

巴金故居采访
文学大师巴金故居

参考文献

  1. 寻访巴金沪上旧居,中国网,2003-11-17
  2. 武康路上 走进巴金故居,360个人图书馆,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