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金舊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金舊居(英語:Former Residence of Ba Jin)是中國上海市的一座名人故居,位於徐匯區湖南路街道武康路113號。

歷史

這是一幢三層花園住宅,建於1923年,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原屬英國人毛特寶·林海。1940年代曾是蘇聯商務代表處。1955年,巴金從淮海坊遷入此處,在此居住了半個世紀之久。文革期間,巴金被抄家、批鬥,自己被關在狹小的保姆間。

1999年,武康路113號住宅列為第三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編號D-Ⅲ-63。2011年,巴金舊居列為徐匯區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4月4日,巴金舊居列為第八批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對外開放。

簡介

巴金1923年春到上海後,曾在上海11處民居居住過,其中在盧灣區境域就有7處。1925年,巴金住貝勒路天祥里(今黃陂南路149弄),譯克魯泡特金的《麵包與自由》等,發起創辦《民眾》等刊物。1926年下半年,遷康悌路康益里(今建國東路39弄)4號亭子間[1]。不久,又搬到馬浪路(今馬當路)一里弄房屋,並從這裡赴法國留學。1932年2月,遷步高里(今陝西南路287弄)52號,與友人黃子方等一起居住,創作《海的夢》等。1932年三四月間,遷環龍路志豐里(今南昌路148弄)11號舅父家。不久,隨舅父家遷環龍路花園別墅(今南昌路136弄)1號,創作《春天裡的秋天》、《砂丁》等作品。1937年7月,遷霞飛路霞飛坊(今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59號,創作《春》、《秋》等作品,並一直居住至1955年。

武康路113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萬讀者心目中的文學聖地。1955年9月,巴金遷居武康路寓所。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2]。在這幢花園洋房裡,交織着巴金後半生的悲歡。在這裡,他寫成了被海內外思想界、知識界、和文學界公認為「說真話的大書」《隨想錄》以及《團圓》、《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等散文、小說和譯作。許多巴金研究者、巴金的熱心讀者都關注着這幢「獨立式花園洋房」,認為這裡的一切都應該好好保存,讓人們永遠記住,一位文壇巨匠曾在這裡長期生活過。

視頻

巴金舊居 相關視頻

巴金故居採訪
文學大師巴金故居

參考文獻

  1. 尋訪巴金滬上舊居,中國網,2003-11-17
  2. 武康路上 走進巴金故居,360個人圖書館,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