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唐竹 |
中文学名 唐竹 拉丁学名 Sinobambusa tootsik (Sieb.) Makino 拼音 tangzhu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属 唐竹属 |
唐竹 (Sinobambusa tootsik (Sieb.) Makino)杆高5-10米,径2-6厘米,内壁具海绵状增厚,中部节间长30-45厘米;新秆绿色,被白粉,节下更明显,无毛或疏被剌毛,较光滑;箨环微隆起,无箨鞘基部残留物,初被一圈棕色毛。秆箨褐绿色,略带紫红色,被白粉,具贴生棕色刺毛,基部密,毛脱落后,有疣基,边缘具褐色纤毛;箨耳镰刀形,较脆,缝毛褐色,长约1厘米;箨舌先端平截或拱圆,有纤毛:箨叶披针形,绿色略带紫色,外展,易脱落。每小枝3-5叶;叶鞘鞘口叶耳发育,或不发育,缝毛直立,略放射状,易落;叶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长9-18厘米,宽1.5-2.5厘米,下面疏被柔毛或无毛,侧脉5-6对。笋期4-5月。[1]
形态特征
株:杆高5-10米,径2-6厘米,内壁具海绵状增厚,中部节间长30-45厘米;新秆绿色,被白粉,节下更明显,无毛或疏被剌毛,较光滑;箨环微隆起,无箨鞘基部残留物,初被一圈棕色毛。
茎:秆箨褐绿色,略带紫红色,被白粉,具贴生棕色刺毛,基部密,毛脱落后,有疣基,边缘具褐色纤毛;箨耳镰刀形,较脆,缝毛褐色,长约1厘米;箨舌先端平截或拱圆,有纤毛:箨叶披针形,绿色略带紫色,外展,易脱落。笋期4-5月。
枝:每小枝3-5叶;叶鞘鞘口叶耳发育,或不发育,缝毛直立,略放射状,易落;叶披针形或带状披针形,长9-18厘米,宽1.5-2.5厘米,下面疏被柔毛或无毛,侧脉5-6对。
产地分布
功效与作用
此竹生长密集、挺拔,姿态潇洒,常作庭园观赏,也可食用,有清热去毒的功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