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PM2.5 |
中文名称 :细颗粒物 外文名称 :PM2.5 当量直径 :≤2.5微米 英文全称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单 位 :微克每立方米 定名时间 :2013年4月19日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1]。
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5微米是可以到达肺泡的临界值。PM2.5以下的细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顺利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分出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的数量有三四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的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身体机制无法防疫
PM2.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无机分子,是致病之源。细菌是人所共知的致病之源,PM2.5和细菌有得一拼。
PM2.5是直径为2.5微米的细颗粒物,细菌则是微米级生物,大小多为1微米、几微米,也有十几微米的。也就是说,PM2.5和细菌一般大小。
细菌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免疫细胞的一种)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它就不能致人生病。
PM2.5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细胞以为它是细菌,也立刻过来把它吞下。巨噬细胞吞惯了细菌,细菌是有生命的,是巨噬细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无生命的,巨噬细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下了石头,最终被噎死,那么我们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不仅如此,被噎死的巨噬细胞,却释放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导致细胞及组织的炎症。可见,PM2.5比细菌更致病。进入血液的PM2.5越多,我们就越容易生病[2]。
主要来源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3]。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防护方法
室内的防护方法
面对PM2.5的防护,在室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虽然净化器在宣传时有夸大其词的作用,但其净化空气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的,空气不好时可以在家中使用净化器来帮助净化空气中的有毒物质,清新空气改善呼吸环境[4]。
要适当开窗换气
干燥天气使病菌容易聚集,不管是空气中的PM2.5还是一些室内的有毒空气,如墙壁上的甲醛、聚乙烯、二手烟等等都对身体有很大伤害,不应怕PM2.5就拒绝开窗通风,让空气无法流通造成细菌繁殖。要选择天气良好的时候适当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大量聚集。
可以再家中养绿色植物
居室的绿色植物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有些绿色能够有效的吸附室内有毒气体,对室内污染空气起到了一定的治理作用。吊兰、芦荟、龙舌兰、月季、虎尾兰等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增加氧气量的作用[5]。
视频
PM2.5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PM2.5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网易,2019-07-26
- ↑ 黑云压城城欲摧-雾霾来了,我们能做什么? ,搜狐网 ,2016-10-26
- ↑ PM2.5的主要来源到底是啥:是煤是厂还是车?,中国新闻网 , 2017-1-6
- ↑ 面对PM2.5随时“爆表”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知乎 , 2019-12-11
- ↑ 家里放点绿色植物,能降PM2.5?,东方网 , 20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