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游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釜底游鱼 |
fǔ dǐ yóu yú |
近义词 :鱼游沸鼎、鱼游釜中、瓮中之鳖 反义词 :化险为夷 出 处 :《后汉书》 体 裁 :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
釜底游鱼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拼音是fǔ dǐ yóu yú,意思是指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出自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后汉书·张纲传》。
原文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1]
故事
东汉时期,汉顺帝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大臣张纲敢于仗义执言,以刚直不阿闻名天下。他不但与宦官的不良行为进行斗争,还不畏强权,对外戚梁冀的罪恶予以揭发。梁冀领教了张纲的厉害,对他恨之入骨,决定对他进行残酷报复,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广陵人张婴,不堪忍受残酷的暴政,发动群众举起了义旗。义军们杀刺史,斩富豪,劫库府,济贫民,纵横扬州、徐州一带几十年。朝廷对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胆寒心惊。
梁冀见张婴之势如此猛烈,就指使亲信推荐张纲担任广陵太守,想借张婴的刀除掉张纲,也好解决自己的心腹之患。
张纲到了任所,通过调查研究,才知道张婴等人是由于广陵官员压榨农民太甚,被逼而反,实在情有可原。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只率领很少的人去张婴兵营,在以武力威胁的同时,力陈自己绝不会对起义军横加杀戮,只希望他们归顺朝廷。
张纲见到张婴后立刻站起身来,一边打躬施礼,一边说:“将军何出此言?下官办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于陷民于水火之中。俗话说,‘官逼民反’,将军体恤乡民疾苦,挺身赴险,实在是出于万不得已。而将军清廉自律,行侠仗义之举,实令下官敬佩不已。”
张纲的这一番话,出乎张婴的意料,他急忙站起来赔礼,激动地说:“太守早来十年,我张婴怎么会像现在这样?我是个草莽之人,不知礼仪,更无法结交朝廷。我也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锅里的游鱼,苟延残喘而已,哪里会活得长久?只是想到,横竖都没有出路,闹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请您给我指点迷津吧!”
后来,张婴果不食言,真的带领部分军队向官府投降。
张纲就这样用安抚的办法,不动一兵一卒,经过与张婴反复协商,妥善处置,终于平息了广陵的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