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贞(拼音:zhē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贞最早和"鼎"是同一字,"鼎"在卜辞借用为贞卜的贞。后来在"鼎"的基础上加"卜"分化出"贞"。

"贞"后来又假借为"坚贞"或"有操守"之义,如:坚贞不屈。另外,在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压迫妇女的道德观念,专指妇女不能改嫁为"贞",就是所谓"贞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贞

拼音; zhēn

繁体; 贞

部首; ⺊、贝

五笔; HMU

仓颉; YBO

郑码; IDLO

笔顺; 竖、横、竖、横折、撇、点

字级; 一级(编号:0412)

平水韵; 下平声·八庚

总笔画; 2+4;4+2

四角码; 2180₂

统一码; 8D1E

注音字母; ㄓㄣ

造字法; 形声字、会意字

字形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异体字; 鼑、ࠨ

文字源流

"贞"最早与"鼎"同字,作图1、2。"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也是一种礼器。甲骨文的"鼎"就是对这一类器物的描摹。甲骨文中鼎字大量地被借用作贞,其前辞的固定格式"某某卜某贞"、"某某卜贞"、"某某卜,在某贞"等都离不开贞。为了区别这一用法,后期甲骨文在"鼎"的基础上加上"卜"造了"鼑(贞)"字,如图3。《说文解字》:"贞,卜问也……一曰,鼎省声。

"明显见《说文》所引京房说带出部分贞字正确的演化线索,弥足珍贵。"鼑(贞)"字最先见于商代,就是在鼎上加上形旁卜,此后西周甲骨文、金文、春秋金文都接受了此种结构。战国时主流结构的最大变化是声旁鼎远离象形,简化,下部的构件由原来的"鼎"变成"贝"。

"鼎"变为"贝"的大致流程为图A-图E。非主流变化也是在这种演变大势下进行的。鼎或作图F、图G、图H(鼎足近似为皿),或作图I,或成贝形(图11,复加金为形旁)。《说文》整理为从卜从贝,实际贝是由鼎省变而成,表示鼎声。楷书作繁体作图14,简化作贞。

"贞"本义是占卜、卜问的意思。所以在甲骨文中把占卜的人称为贞人。在古人眼内,这些占卜的人都是品行端正的人,所以"贞"字又引申为言行一致,端正,如成语"坚贞不屈"。在封建社会里,把妇女死了丈夫而守节称为贞女,要为她树贞节坊。这里的"贞"就是品行端正,忠贞不屈。[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