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草酌,读音cǎo zhuó,汉语词语,汉语词汇.意思为简便的筵席。中文名 草酌 拼 音 cǎo zhuó 注 音 ㄘㄠˇ ㄓㄨㄛˊ 出 处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目录
1 解释.2 出处.
解释
出处
元·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到明日略备草酌,着 红娘 来请,你是必来一会,别有商议。”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既蒙到我寒家,本当草酌三杯,争奈一时不能周备。且和师兄一同上街间玩一遭,市沽两盏如何?明·王玉峰 《焚香记·设宴》:“闻老先生今日下车,学生特设草酌,在此驿相候,聊申洗尘之敬。” [2]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某位居下僚,蒙令尹杜驾,诚为荣幸!明日当备草酌奉侯,烦大夫致意。”
示例
【抛砖引玉】 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据《历代诗话》、《谈证》等书记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可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