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之一。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东吴大学时期。1953年江苏师范学院设立历史专修科,1955年著名历史学家柴德赓教授受命创建历史学系,1995年历史学系更名为社会学院。2007至2012年,教师出版专著、教材近40部,发表论文500多篇,承担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得各项奖励40多项。江苏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吴文化研究基地”、江苏红十字运动研究基地以及苏州大学(苏州市)人口研究所、苏州大学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社会与发展研究所等省、校级科研机构附设于该院。

学院规模

院内有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6人。学院现有研究生[1]270余人,本科生940余人,成教生1000余人。(2012年)

院内现有专业图书42000余册,国内外期刊420多种;建有计算机房、档案管理实验室(包括档案保护室、档案缩微复制、文书档案)、仪器室以及1个文物室;配有教学与办公用计算机70多台。

科研力量

专业建设

有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1个和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以及史学 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2]、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学、社会保障、档案学、情报学、旅游管理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为省级 重点学科;历史学为省级品牌专业;档案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

科研设施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是苏州大学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东吴大学历史学系、社会学系。下设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档案学、旅游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8个专业和吴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所2个校级科研机构以及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国学研究所、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研究室、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地方志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档案数字化研究所7个院级科研机构。

精品课程

《西方社会学》

此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主干课”,由西方古典社会学、现代西方社会学、当代西方社会学三部分组成,分两个学期讲授,共108学时。课程负责人王俊敏,主讲教师王俊敏、高峰、叶继红、李泽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优势突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博士3人,硕士[3]1人。

此课程系统介绍自1830年代至今的西方社会学历史和理论,使学生比较准确地了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过程、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了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以及各家社会学学说与其个人经历和所处时代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打好理论基础。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于2000年本专业招生伊始着手建设,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当时由王卫平教授和高志斌博士主讲。当时的社保系为了开出和上好社保专业的类似主干课,尽力优化教学资源,努力构建教学梯队,实施以老带新、集体备课、示范教学、讲授公开课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2004年,学院引进梁君林副教授来系任专业教师,王卫平教授已于2003年升任院长,高志斌老师也于2006年调离社会学院至文正学院。这样,本课程的教学梯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完善,同时为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增加了蒋晨曦副教授作为专业实验和实践的任课老师,由此形成了2012年的师资梯队格局。

先后与苏州市民政局、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苏州市民政局属下的苏州市社会福利院、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苏州市救助管理站等建立起良好的协作互动关系,套用他们现成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和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为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和学生社会保障实务能力的锻炼提供保证。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江苏省精品课程,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基础,苏州大学历史系建系50多年来,《中国古代史》(一、二、三)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基础主干课,长期以来一直由学术造诣深厚的资深教授讲授。先后负责和参与苏大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的有著名的历史学家柴德赓教授、纪庸教授、余行迈教授、程德祺教授、吴奈夫教授、田泽滨教授、叶林生教授、张承宗教授等人。2000年余同元教授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2007年周书灿教授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依托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成立国学研究所,2007年校特聘教授晁福林先生从北京师范大学调入苏大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分别主讲《中国古代史》,大大加强了《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力量

视频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相关视频

院长代言——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直播介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