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績溪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績溪縣安徽宣城市轄縣,位於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區東部;地處黃山山脈和西天目山山脈結合帶,長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分水嶺,東與浙江杭州市臨安區交界,北與寧國市旌德縣毗連,西與旌德縣、黃山市黃山區、歙縣接壤,南與歙縣相鄰;轄8個鎮、3個鄉,總面積1126平方千米,2019年常住人口15.9萬人。

績溪縣是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鄉」,素有「無徽不成鎮,無績不成街」[1] 之美譽,徽文化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出自績溪,胡開文墨莊所制「地球墨」;由績溪民間鄉土菜餚演變形成的徽菜,躋身於中華八大菜系;原生態的徽劇徽調和極具鄉土文化氣息的「賽瓊碗」、鞦韆台閣等徽風民俗。是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接力城市。誕生了清朝一代巨賈、紅頂商人胡雪岩,徽墨製作大師胡天注,近代著名學者、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胡適,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等。

2019年,績溪縣地區生產總值(GDP)87.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9.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4.7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15.2:45.4:39.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55283元。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績溪縣轄8個鎮、3個鄉:華陽鎮、長安鎮、伏嶺鎮、上莊鎮、揚溪鎮、臨溪鎮、瀛洲鎮、金沙鎮、板橋頭鄉、家朋鄉、荊州鄉;縣政府駐地華陽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黃山山脈和西天目山山脈結合帶,長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分水嶺,東與杭州市臨安區交界,北與寧國市、旌德縣毗連,西與旌德縣、黃山區及歙縣接壤,南與歙縣相鄰;介於北緯29°57′~30°20′,東經118°20′~118°55′之間;縣境總面積11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績溪縣位於黃山與天目山接合部,縣界及境內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0餘座,重巒疊嶂,溪流縱橫,地勢高於鄰縣,史稱「宣歙之脊」。山脈、盆谷相間,呈「多」字形延伸。中部是貫通南北的斷裂帶,縣城位於斷裂帶中南段的華陽斷陷盆地。清涼峰踞縣境東端,界皖、浙兩省三縣,頂峰及其北坡坐落境內。中部東西向凸起,溪水南北分流,分別入錢塘江和長江。

氣候

績溪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受地形影響,與同緯度平原地區相比,氣溫較低,降水較多,日照較少,風力較弱,且表現出垂直分異。春季氣溫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氣溫下降快,雨日少。春、秋兩季短,實為冬、夏之過渡性季節。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績溪縣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為2.3萬千瓦。地表徑流總量10.3億米,人均年占有量6042米,地表徑流96.6%流出境外。

礦產資源

績溪縣境內礦藏有39種,主要有金、銀、銅、鎢、鉬、鉛、鋅、砩石、石煤等。其中鎢礦儲量達40780噸;石煤儲量13.96億噸。

植物資源

績溪縣野生植物資源,已查明共有150多科,1320餘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27種,省、地方保護的20餘種,主要樹種有杉木、馬尾松、黃山松、青崗櫟;還有桑、茶、油桐、油茶、山核桃等經濟林;竹類分布較廣,主要有毛竹、元竹等。藥用植物,有貝母、黃蓮、白朮、丹參、山茱萸、茯苓、七葉一枝花等600多種。

動物資源

績溪縣野生動物中獸類有50餘種、鳥類100餘種、爬行類20餘種、兩棲類10餘種、魚類30餘種。

人口

2018年,績溪縣全縣戶籍人口17.5萬人,全縣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4.6‰。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自唐永泰二年(766)置績溪縣後,縣名績溪一直沿用。

績溪,「績」有「緝麻線」的形義,「溪」為山間流水。《元和郡縣誌》記載:「縣北有乳溪,與徽溪(今翬溪河)相去一里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因以為名。」《方輿志》記載:「臨溪石,在縣北三里(浣紗溪)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紗,數里婦女悉來浣紗,去家既遠,遂績其旁以守之。春時多麗服,群績於此,雖不浣紗者亦會績焉。縣名亦兼此義。」

「溪」,亦作「谿」。清嘉慶《績谿縣誌》,從縣印寫作「谿」。民國縣政府印亦作「谿」。民國十六年(1927),改鑄縣印,始作「溪」。

徽商文化

從地緣政治上講,績溪是徽文化的核心地帶。從歷史源淵上看,績溪又是徽文化孕育發展的有機整體。績溪隸屬徽州千年,決定了其與徽州文化有着深刻內在的源淵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徽文化是一種商人文化。而績商是徽商中的一支勁旅。宋代績商已頗具實力,以經營徽墨、茶葉、菜館、國藥、土雜山貨等,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明清時最是鼎盛。績溪從商人口比例名列前茅。縣內「出賈既多,土地不重」,行賈四方,甚至遠涉東南亞歐美。至民國時,全縣外出經商之人占總人口的25%,最高年份達到30%以上,最終使江南商埠有了「無績不成街」之說,足見績溪徽商之影響力。

交通運輸

績溪縣境內蕪屯公路(215省道)與南雄公路(217省道)自北、自西相交縣南;皖贛鐵路縱貫縣境南北,績溪火車站為二級站。與徽杭高速公路所在縣境只距離2千米,與黃山機場僅距56千米,與蕪湖港相距186千米。 [12]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鐵正式通車,在績溪設績溪北站1個高鐵站。2019年12月28日,宣績高速鐵路正式開工。

2018年,績溪縣公路運輸行業2018年度1-12月份完成客運量131萬人次,旅客周轉量9150萬人千米。完成貨運量90萬噸,貨運周轉量17490萬千米。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049萬元,增長29.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4.9萬戶,互聯網用戶4萬戶。

風景名勝

中國龍川景區

中國龍川位於績溪縣城東11千米處的瀛洲鎮,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區,所在的龍川村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該村形如龍舟出海,堪稱風水寶地。景區內的胡氏宗祠被稱譽為「江南第一古祠」、「木雕藝術殿堂」。奕世尚書坊為盛明時期所建,是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胡炳衡宅(未開放)則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徽州古民居舊貌,記錄了徽商歷史。

千年仁里景區

千年仁里景區距績溪縣城3千米,位於登源河西畔。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村南留有龜山遺址。文革前村中還有石牌坊10餘座,以貞節牌坊居多,僅存2座,皇門公牌坊是現存遺蹟之一。據說,這一牌坊是為官至皇門侍郎的村人所立。村中還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橫額上刻有「唐金鄉尹藥公墓道」。村中近1500年歷史的「百步欽街」,是當時皇帝御賜耿姓尚書「免徵地」一塊,在村東井地段用磚砌壘「百步欽街」一條。廊亭已毀,但百步欽街道路保存完好。

鄣山大峽谷

鄣山大峽谷,又稱偉人谷,占地面積約15平方千米。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的南大門。景區內擁有43種國家級珍貴物種和13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五十餘個景點,其中「偉人石像、百丈岩、葫蘆潭、冠頂生花」是其主要特色景點。「世界第一巨石」百丈岩,高460米,寬180米[2]

績溪博物館

績溪博物館是一座地方歷史文化綜合博物館。館址坐落於老城區中心地段,原為老縣政府舊址,同時還是老縣衙遺址。建築面積達10003平方米,占地面積952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3500平方米。績溪博物館的展館分為:序廳、績水徽山、人文績溪、商道績溪、風土績溪、徽韻績溪和徽味績溪七個部分。內容有巍巍徽嶺、潺潺徽溪、崇文重教、新學先聲、徽商故里在績溪、徽州駱駝績溪牛、花朝古會、鞦韆抬閣、績溪三雕、績溪名廚、徽菜名館等。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位績溪縣伏嶺鎮,始建於唐代,是中國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 全長20千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績溪縣——天然氧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