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國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寧國市,安徽省轄縣級市,由宣城市代管;地處安徽省東南部,天目山北麓,水陽江上游,地跨北緯30°16′~30°47′,東經118°36′~119°24′,東與浙江安吉、臨安接壤;西至西南與涇縣、旌德、績溪毗連;西北至北與宣州交界;東北與廣德相鄰。地勢南高北低,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呈北亞熱帶季風亞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尚足、四季分明。總面積2487平方千米。轄6個街道、8個鎮、5個鄉,2019年常住人口39.9萬人。

寧國意取《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於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置縣。是「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元竹之鄉」[1] 、「中國前胡之鄉」。境內東津、中津、西津三條河流穿城而過,孕育了南宋名臣吳潛、航天四老、兩彈一星元勛任新民等傑出人物。

2018年,寧國市入選2018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2018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8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2019年,寧國市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8位、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9年投資潛力全國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20年,入選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寧國撤縣設市後,寧國市轄11個鎮、18個鄉:河瀝溪鎮、中溪鎮、石口鎮、港口鎮、梅林鎮、獅橋鎮、霞西鎮、寧墩鎮、胡樂鎮、山門鄉、甲路鎮、仙霞鎮、姚高鄉、汪溪鄉、橋頭鄉、楊山鄉、青龍鄉、虹龍鄉、竹峰鄉、平興鄉、畈村鄉、萬家鄉、南極鄉、莊村鄉、東岸鄉、板橋鄉、方塘鄉、太平鄉、雲梯畲族鄉。 2000年,寧國市轄13個鎮、16個鄉。

2004年底,寧國市轄3個街道、10個鎮、6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西津街道、南山街道、河瀝溪街道、港口鎮、梅林鎮、中溪鎮、寧墩鎮、仙霞鎮、汪溪鎮、甲路鎮、胡樂鎮、霞西鎮、天湖鎮、雲梯畲族鄉、南極鄉、萬家鄉、竹峰鄉、方塘鄉、青龍鄉。

從2013年起,寧國轄6個街道,5個鄉,8個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寧國市轄河瀝溪、西津、南山、汪溪、竹峰、天湖6個街道,仙霞、中溪、寧墩、梅林、胡樂、甲路、港口、霞西8個鎮,雲梯、萬家、南極、方塘、青龍5個鄉, 共轄102個村委會、18個社區居委會、10個居委會、2502個村民組。寧國市人民政府駐西津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寧國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南山區東北側,地跨北緯30°16′~30°47′,東經118°36′~119°24′,東鄰浙江杭州,西靠黃山,是南京都市圈成員縣級城市,連接皖浙省七個縣市,距滬、寧、杭三城市170~300千米,是皖南山區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

地貌

寧國市位於皖南山地丘陵區,全市地勢南高北低,東西山川起伏。地勢最高點為東南部龍王山,海拔1587米。地勢最低點為北部港口鎮,海拔僅40米。寧國市地形一般海拔為300~50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程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0.6%,海拔500米以上的高程面積占14.3%,海拔200~500米高程面積占41.8%,海拔200米以下高程面積占43.9%。寧國市山脈多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分別屬於天目山脈和黃山山脈,境內海拔500米以上主要山峰46座。寧國中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屬宣(州)郎(溪)廣(德)丘陵。

氣候

寧國屬於北亞熱帶季風亞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尚足、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暖早,不穩定,春末夏初降水集中有洪澇,夏季有伏旱,秋季降溫快,常有秋綿雨。寧國年平均氣溫為15.4℃,年平均降水量為1426.9毫米,全年無霜期226天。

水文

寧國市大小河流共有465條,河道總長度1734.6千米,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0.7千米。寧國市10千米以上河流34條,其中東津河、中津河、西津河和水陽江上遊河段是市內的主要河流。寧國市境內河流分屬4個水系。東津河、中津河、西津河分別在河瀝溪附近匯合後,北流入宣州市境內,為水陽江水系,其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96.8%。另外寧國還有西部板橋鄉境內的蔡村河,流入涇市,屬於青弋江水系;東南部雲梯鄉境內的茅坦河,流入浙江省臨安市天目溪,屬錢塘江水系;東南部仙霞鄉境內的孔夫河和雲梯鄉的沙灣河,流入浙江省安吉市西苕溪,屬於太湖水系。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寧國市土地總面積367萬畝,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8%。寧國土地資源的地貌類型構成:山地81.4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2.2%;丘陵233.1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63.5%;平畈52.5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4.3%。

植物資源

寧國市野生植物資源未進行全面普查,1991年專家短時間內在板橋有限範圍內初步調查,有維管束植物136科746種。根據專家初步印象和對植物生境的分析和推測,該地維管束植物應當有1000多種,而且其中珍稀名貴種類很多。

蕨類植物:22科58種,中國特有種9種:鳳丫蕨、華南鐵角蕨、刺頭複葉耳蕨、北京石韋、抱石蓮、廬山石韋、美麗複葉耳蕨等。

裸子植物:6科13種,中國特有種10種:巴山榧、香榧、美麗紅豆杉、三尖杉、刺柏、金錢松、黃山松、南方鐵杉、銀杏、馬尾松等。

被子植物:108科675種,中國特有種178種:被子植物中,單子葉植物7科30種,中國特有種5種:闊葉箬竹、毛竹、滴水珠、囊絲黃精、禾葉土麥冬等;雙子葉植物101科645種,中國特有種173種,如米麵蓊、銀葉柳、青錢柳、甜櫧、青皮木、青檀、杜仲、天目木姜子、檫樹、莽草、山梅花、寧波溲疏、三角冷水花、廬山樓梯草、山木通、安徽羽葉根春等。

國家級保護植物:10種,其中屬二級保護有金錢松、香果樹、杜仲3種;屬三級保護的有南方鐵杉、天竺桂、青檀、天目木姜子、凹時厚朴、明黨參、紅椿7種。屬省級保護有青錢柳、南方紅豆杉、朵花椒3種。

動物資源

根據專家1991年在板橋初步調查共有4類215種,其中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4種,國家二類保護動物20種;安徽省內一級保護動物17種,省內二級保護動物45種。

獸類:6目18科40種,其中東洋界30種,古北界型10種。

鳥類:15目40科127種。留鳥62種,夏候鳥37種,冬候鳥16種,旅鳥12種。東洋界型73種,古北界型54種。

兩棲類:2目8科18種,其中雨蛙科1種,樹蛙科2種。爬行類 3目9科30種,其中蛇目20種。

礦產資源

寧國礦產資源有8大類、30多個礦種、118處礦床礦點,主要礦產有煤、石煤、石灰石、石棉、陶土、螢石、大理石、花崗岩、含鉀岩石礦和金屬礦銅、錫、銀、金、鉛、鋅、鎢、錳等。已探明或基本探明各類礦產工業儲量約10億噸。其中建材類的大理石、花崗岩等礦產遠景儲量大於1000萬立方米。

交通運輸

寧國有皖贛鐵路、省道104標準二級公路、宜黃旅遊快速通道、G233國道、G329國道、G330國道、S466省道、S345省道、S465省道。距宣杭鐵路和318國道高速公路接口僅40千米。市區距上海290千米車程、距省城合肥240千米車程,距杭州160千米車程,距南京220千米車程,距黃山風景區140千米車程。S05宣桐高速穿境而過,宣城-寧國段已通車,寧國-千秋關段。S01溧黃高速寧國-績溪段已通車,境內有寧國、甲路兩個出口及寧國服務區。

寧國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約150分鐘車程,南京祿口機場寧國航站樓已經開通;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120分鐘車程,距黃山機場均只有90分鐘車程,距上海虹橋機場和合肥新橋機場均只有200分鐘車程。寧國青龍灣通用機場已開工建設。

寧國至上海港集卡運輸時間約為4.5小時,至蕪湖港運輸時間為90分鐘。

截至2019年末,寧國市民用汽車擁有量7.4萬輛,增長10.9%,其中私人汽車6.7萬輛,增長9.9%。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寧國市戶籍人口38.3萬人,常住人口39.9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8.6‰,比上年下降0.2個千分點;死亡率7.5‰,上升0.2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1.1‰,下降0.7個千分點。

風景名勝

截至2019年,寧國市共有4A級風景區2個,國家水利風景區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


九天銀瀑風景區

九天銀瀑(原名夏霖風景區)地處皖浙邊界、天目山北麓,位於寧國市東南部群山之中,距市區29千米。景區西連黃山奇景、南接天目秀色,景區屬山地型景區,集峽谷深澗、奇岩飛瀑、竹山臨海於一體。「三峰」一是香爐峰;二是鷹咀峰;三是碧雲峰。「五點」即夏霖風景區的五大亮點景觀:觀音瀑、大龍潭、石門、龍鬚潭、五龍潭等。

恩龍世界木屋村

寧國恩龍世界木屋村位於安徽省東南部的寧國市,距市區8千米,毗鄰長三角旅遊圈和安徽「兩山一湖」旅遊區,占地150公頃,始建於1997年,2001年11月正式對外營業。度假區內建有大門景觀、千畝銀杏園、特色林果園、水上樂園、木屋別墅群、恩龍民俗風情園等主要景點和一四星級旅遊飯店。該景區於2005年底躋身「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行列。

青龍灣國家森林公園

寧國市青龍灣原生態旅遊度假區為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寧國市西部,皖南山區東緣。距寧國市區17千米,屬山地湖泊型景區。1998年,在西津河上游修築了一條高68米,長253米的鋼筋砼面堆石壩,從而形成了一座集38個島嶼、庫容量為9.41億立方米[2] 、水面面積32.8平方千米的水庫,2001年下閘蓄水,2001年7月旅遊區規劃設計通過專家組評審,與省級板橋自然保護區連為一體,形成青龍灣生態旅遊區。

山門洞

山門洞,民國時期為寧國八大風景之一,位於寧國市西北部港口鎮山門村境內文脊山前,距市區15千米,面積5平方千米。山門洞系文脊山天然石門,入文脊山經過此石門,故名山門洞,古代又稱靈岩洞。山門洞系石灰岩形成,怪石林立,洞府眾多。有大小七十二洞,最著名的有龍潭、紫雲、枇杷、漣漪、朝陽等六洞,各洞相距僅里許,尤以山門洞為最奇。

仙人塔

仙人塔,又名「當陽寶塔」,位於寧國市仙霞鎮柘亭村村南衝口之峭壁上,距市區50千米。塔身挺秀,亭亭玉立。仙人塔始建於唐朝貞觀(627-649)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仙人塔七層六面,通高約26餘米,磚木結構,每面寬2米,占地162平方米。層層均有拱門及蹬道,由塔體內壁、外檐走廊盤旋而上,逐層攀登,直至塔頂。各層均設有花窗。每層的六角挑出飛檐,上鋪筒瓦。

雲梯千秋關

雲梯畲族鄉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南宋時期皖南八大主要的抗敵關口。1981年千秋關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

視頻

安徽寧國——地圖看城市建設發展歷程

參考文獻